河北:多措并举应对小麦晚播 力促粮食稳产增收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河北省因阴雨导致小麦晚播,启动专项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通过调整播种量、施肥和品种选择,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Tags

冬小麦

  新华社石家庄10月31日电(记者赵鸿宇)“你这块地属于黏性土,目前还不具备播种条件,要抓紧组织机械开展整地散墒作业,不用盲目抢耕,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烂种,影响出苗质量。”10月31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史召乡胡佃村的田间地头,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温春爽在为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在这个村子另一处地块,温春爽对一些农户说,这里属于沙土地,当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时,就具备了播种条件,可以适时抢墒播种。“现在这里基本达到播种条件。”

  10月中旬本是河北多地冬小麦的适播期,但今年受连续阴雨影响,不少地区播种进度有所推迟。农谚素有“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之说。为应对当前形势,河北省自10月25日起启动“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专项行动,组织9个省级秋冬种包联指导组,动员全省1.6万名农技人员和4.5万名村级农技员深入田间,落实关键技术,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河北省馆陶县西厂村种粮大户张之旺在播种冬小麦。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31日清晨,在河北省馆陶县南徐村乡西厂村的农田里,播种机隆隆作响,种粮大户张之旺正抢抓农时,将一粒粒饱满的麦种播入土中。

  “在播种前我已备齐化肥、种子、农药等,这台播种机每天能播种60亩农田,我流转的300亩地很快就可以完成播种。”张之旺说。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伟说,目前当地推行“以密补晚”的方法,适当增加播种量,最多不超过22.5公斤。同时鼓励农户“以肥补晚”,增加10%左右施肥量。在品种选择上,推荐选用耐湿性强、抗倒伏、抗病性好的小麦良种。

  在田间管理方面,王伟称,他们利用微信群、农村大喇叭等渠道,告知农户湿土环境下更要注意化肥与种子隔离施用,防止发生烧种现象。同时,连续降雨可能导致农田的氮、磷等养分流失,应施足底肥,并适当增施磷肥,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和有效分蘖。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工作人员称,截至30日,河北玉米收获接近尾声,冬小麦播种有序推进。未来他们将在整个小麦生长期加大技术帮扶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