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丨优良天数比例达87.2%!今天的中国“颜值”更靓
TL;DR
“十四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达87.2%,地表水优良水质超90%。绿色发展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增效,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里程碑成就。
Tags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成绩单持续刷新——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推动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2024年8月12日,从景山上沿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这五年,生态为民,今天的中国“颜值”更靓。
从曾经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到“蓝天常在”,国新办发布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降幅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
群众身边突出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经持续攻坚,已是水清岸绿。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各地绿色滨水空间解锁开放,成为生态河、幸福河。
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国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综合整治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这是在新疆达坂城区域拍摄的风机和汇集站(2024年12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一座座风车和一片片光伏成就了中国的别样“风光”。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这五年,逐“绿”前行,厚植发展的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浙江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变为“民生红利”;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生态环境的“含金量”彼此成就、相得益彰。
这五年,系统治理,将“美一处”汇成“处处美”。
深圳福田红树林,近10万只迁徙候鸟的关键栖息地。过去,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栖息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如今成为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治理效能新提升。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都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美丽中国有多美?答案就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亿万人民正携手奔向更加绿意盎然的未来。
策划:陈芳
记者:高敬
统筹:谢良、赵超、王敏、苗夏阳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