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天海逐梦 燃“冰”成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采集全纪录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10月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在广州南沙成功采集,源自南海海马冷泉区的可燃冰。通过深海遥控潜水器采集并引燃,展示了我国在海洋高端制造和深海探测领域的创新突破。

Tags

新华视点源火

  10月9日,在距离十五运会开幕整整一个月之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在广州南沙成功采集。活动现场,来自南海深处的“绿色”火种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我们也有幸见证了来自地球“蓝色心脏”深处的“绿色”能量从古老海洋到活力湾区的迁徙。

  9月16日,我们从广州南沙启航,搭乘“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驶向祖国南海。此次任务的目的地是南海北部海域的海马冷泉区,这里是可燃冰的“粮仓”,此次“源火”项目采集的可燃冰,就来自这里。

  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抵达目标海域。下午,负责本次采集作业的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ROV)开始下潜。

  发现目标后,科研人员随即开始进行采集取样。采集到足够的可燃冰后,科研人员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的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

  这次采集过程,由“海马”号携带入水的超高清设备完整记录。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海马”号在海底采集点位放置了“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源火’采集点”永久基点定位标。

  从高端无人深海装备,到清洁新能源技术,再到超深海的能源勘探,这次以体育为名的“源火”采集,亮出了一张沉甸甸的“创新成绩单”。这背后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在海洋高端制造、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所取得的突破,以及它所蕴含的澎湃发展动能。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吴昊

  记者:霍思颖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