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阳光玫瑰葡萄被曝贴上「晴王」标签后涨价数倍,「晴王」葡萄有哪些特别之处?消费者该怎样辨别?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国产阳光玫瑰葡萄被贴上'晴王'标签后价格暴涨,但实际均为假冒,日本'晴王'品牌未获准对华出口。消费者需警惕虚假宣传,行业需加强监管和品牌建设。

“目前阳光玫瑰批发价是3元/斤—7元/斤,只要贴上‘晴王’的标签或者用标注‘晴王’的纸盒包装,销售单价都可以高出两倍不止。”有阳光玫瑰葡萄经销商向新京报记者坦言。 作为水果市场“网红”品种,近年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产量激增,价格大幅跳水。新京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阳光玫瑰葡萄的销售乱象也愈发明显。 在线上线下市场,不少阳光玫瑰葡萄以日本“晴王”品牌名义销售。实际上,日本目前仅有苹果和梨获准对华出口,所谓“进口晴王”纯属虚构。同时,国内的阳光玫瑰销售市场价格差异明显,主要同产地挂钩,但“高价”不一定对应高品质,混淆产地销售的现象也难以杜绝。 专家指出,治理乱象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线上线下监管执法、推动行业自律。其次,行业需提升果品品质,并加快国内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方式,为本土品牌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市面上“晴王”葡萄均为假冒 “这是晴王,50元一箱。” 在北京某批发市场水果销售区,有销售人员向新京报记者推销自家的阳光玫瑰葡萄。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对方坦承“国产阳光玫瑰和‘日本晴王’一个品质”。 新京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线上线下市场充斥着各式包装的“晴王”阳光玫瑰葡萄,这些产品通过使用日文、韩文包装或贴上“晴王”标签,摇身一变成为“进口高端水果”,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北京朝阳区觅果时光店铺(青年路店),两款“晴王”葡萄包装盒上均写着中文“晴王”,并配以日文,售价分别为98元(约4斤装)、68元(2斤装)。在金台西路鲜多多店铺,还出现了“韩国晴王”“秘鲁晴王”等“进口版本”,其中“韩国晴王”礼盒标价高达353元(约4斤)。 在多家电商平台,新京报记者搜索“晴王”后发现,平台上有大量不同版本的“晴王”葡萄在售,且这些商品的标题均突出“晴王”二字。细看商品宣传页面,不少产品的外包装写有“晴王”并标注日文,以此暗示产品为日本进口。以福瑞达旗舰店为例,其一款产品的链接标题写着“晴王葡萄无籽香印提子”等字样,展示图片中,一串葡萄上贴着“晴王”标签并配有日文,极易让消费者误认为这是日本进口水果。 电商平台涌现的多款“晴王”葡萄。图/电商平台截图 当记者向多家店铺询问是否为真正的“晴王”时,部分客服未正面回应,称产品是国产阳光玫瑰;也有客服拒不回应,问东答西;更有客服直接声称确实是“晴王”。某电商平台“小杨农产品”店铺客服回应称:“这款葡萄的品种是阳光玫瑰,标题中的‘晴王’可能是表述有误差。”而福瑞达旗舰店客服则坚称是“正品”,并将口感差异归因于“光照水分等因素影响”。 新京报记者分别从“小杨农产品”店铺和“安先奇旗舰店”购买了自称“晴王”葡萄的商品。到货后发现,两箱“晴王”分别从江苏宿迁和陕西省渭南市发货,包装表面也未写“晴王”。品尝后发现,两箱葡萄口感较甜,但均存在果粒空心、果粒间挤压严重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晴王”这一葡萄品牌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日本农协2011年在冈山县注册的一个商标,类似于我国的区域公用品牌,品种仍然是阳光玫瑰。不过,据海关总署2024年9月2日发布的《获得我国检验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和地区名录》明确显示,日本目前予以准入我国水果的品类只有苹果和梨。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日本进口葡萄,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进口产品。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团队水果首席分析师赵俊晔表示:“国内所有宣称‘晴王’的都是国产的阳光玫瑰。很多经销商会打着‘晴王’的品牌做营销,主要是利润大,蹭着知名品牌混淆消费者认知。” 正如赵俊晔所说,假冒“晴王”泛滥的背后,是巨大的利润空间。9月底,有经销商曾向记者坦言,目前阳光玫瑰批发价是3元/斤—7元/斤,只要贴上“晴王”的标签或者用标注“晴王”的纸盒包装,销售单价都可以高出两倍不止。记者按照前述韩国“晴王”价格353元(约4斤)计算,单价高达88.2元,以批发价7元/斤来计算,高出11倍多。 这一现象还催生出了专门售卖“晴王”标签、包装箱的“生意”。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发现,有不少售卖“晴王”塑料标签和“晴王”包装礼盒的店铺。有店铺的贴纸款式多样,价格便宜,700多张“晴王”贴纸仅10元左右,客服声称可定制,其中“华信包装用品一站式收购”店铺的该类商品销量超百单,有顾客评论“质量很好,还会回购”。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