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会给重庆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重庆市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旨在优化空间结构、强化国家战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破解发展瓶颈。此举将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促进区域协同,助力重庆成为西部发展引领区。

今天,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相关情况。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 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阚吉林介绍,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委、市政府站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庆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事关重庆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他从调整背景、调整方案、工作情况及组织实施四个方面介绍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情况。 第一个方面,关于调整的主要背景。本次行政区划调整,是基于重庆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聚焦多方面突出需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具体而言,可从四个维度综合来看。首先,从服务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是重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通过调整,有效破除原有区域的地理空间限制,进一步放大新时代重大战略叠加的综合效应,激活中心城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助力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用得好就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更大优势”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重庆落地见效。其次,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来看,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是重庆提升国家级创新平台能级、竞争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关键举措。两江新区承载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作用。通过调整,有利于发挥直辖市扁平化管理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通道赋能、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高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创新动力源,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域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区域经济布局。再次,从破解自身发展瓶颈来看,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是重庆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的迫切需要。通过调整,将重构一体贯通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行政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权责利统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总体思路是:立足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遵循自然山水格局,科学划分北碚区与两江新区行政区域,精准明晰功能定位,强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更加协同高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心城区内涵式发展,引领带动重庆全域高质量发展。主要涉及两项重大调整。 本次调整工作,重庆严格遵循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依法依规、坚持审慎稳妥,科学合理、合法合规、有序推进。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前期调研、研究论证、申报审批”三个关键环节。 重庆将深入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始终把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作为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后续组织实施工作。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