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嘹亮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文章通过作者与儿子歌唱祖国的经历,回顾了上世纪60年代生人伴随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强调爱国情怀的代际传承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Tags

祖国歌声天安门中华民族伟大
"祖国,在父辈心中是什么。"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3岁的儿子特别爱唱歌,国庆节和中秋节期间,他很自然地哼起这熟悉而亲切的旋律。听着他那童稚的歌声,我也自然而然地哼唱起来,作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听着一首又一首豪情激荡、振奋人心的歌唱祖国的歌曲。歌声中,祖国的前进一日千里;歌声中,祖国的变化“天翻地覆慨而慷”;歌声中,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新中国迎来第76个生日,我们上世纪60年代生人也是花甲前后的年龄了。尽管出生时,国家还很贫穷落后,但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童年时,我们在慷慨激昂的歌唱祖国的旋律里,看到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后的骨气和雄心,看到了祖辈和父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决心和斗志;少年时,我们在饱含深情的歌声中迎来了改革开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陆续参加工作,用勤劳和汗水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目睹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壮年时代,我们在催人奋进的歌声中,看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也看到“后浪们”一浪高过一浪,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和我年岁相仿的这代人是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生长于偏僻农村的我,小学一年级时听到这首歌,使我对祖国和首都在脑海中有了诗意般的想象:一轮温暖的旭日从地平线初升,红彤彤照耀着两边鲜花盛开的天安门,就像那时内蒙古传唱的《赞歌》:“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东方,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小时候的愿望是早日看到天安门,如今,儿子绘制喜迎国庆的手抄报也是一幅天安门的侧面画,画面上有冉冉升起的气球、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当然还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多少孩子小小的童心中,祖国充满蓬勃朝气。祖国让孩子们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对祖国的爱是一代又一代传承的。

  上小学后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曲是《歌唱祖国》。音乐老师一遍一遍教我们唱这支歌,温暖而明亮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照在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升国旗时唱响这雄浑的旋律,我的目光就注视着在湛蓝天空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有时有白云朵朵飘过天空,思绪真的“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当唱到“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我的心里感到无比踏实,学校后面就是一个打谷场,在这里我常常看到丰收的景象和父辈的笑脸。

  祖国,在父辈心中是什么?20年前,我带着70多岁的父亲去北京旅游,我问他最想去哪里?他不假思索地说:登天安门城楼、看毛主席纪念堂。我明白,对于一辈子在村里劳动的父亲来说,祖国的具象化就是那庄严的天安门城楼,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使他逐渐过上了好日子并拥有了幸福的晚年。父亲的前半生为吃穿发愁,包产到户的头一年,他就靠劳动使全家人吃上了白面大米。当我带他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逛故宫并登上天安门城楼后,老爷子高兴得像个孩子。

  对于母亲来说,祖国的具象化就是这美丽的土地和可爱的家乡。“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母亲做针线纳鞋底时,经常哼唱这首歌。她出生在黄河上中游分界点的一个小村庄,在她心中,祖国就是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仅展示给世人气势磅礴和波澜壮阔的气象,更以流淌不尽的母爱孕育无限生机和无数生命,每当听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母亲和我都非常激动。母亲曾和我说起新中国成立之前,姥姥带她躲土匪躲到狼窝里的故事和吃冻豆腐渣充饥的经历,如今告别那样的苦难,生活真的是沐浴着阳光。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上世纪80年代,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正读初中的我意气风发,畅想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当听到“再过20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时,我算了一下,再过20年我才30多岁,未来可期,心中充满自信,拼搏学习考高中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我生活的这个土默川上的小村,是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发展的缩影。提起那个时候的家乡,我的耳际回荡着《在希望的田野上》那流畅明快的旋律和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改革开放后,农村真的变了样:半个世纪前我们还管火柴、棉布叫洋火、洋布,如今这些东西早已被更为先进的物品取代;半个世纪前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们看到村里一辆解放牌卡车驶来,都稀罕地追着跑,如今乡间的柏油路上,到处都有村民们的小轿车穿梭;半个世纪前父辈们用过的耧、耙、碌碡等农具都已进入博物馆,村里的耕种和收割都已实现了机械化。“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当年,让人充满希望的歌声给了我力量。直到今天,我都热爱着家乡,热爱着农村,热爱着劳动。

  上高中时,一曲《我的中国心》唱红大江南北,唱出了当时我们那一代年轻人的心声。“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歌使年轻的我热血沸腾,我为“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而自豪。参加工作之后,听到更多饱含爱国深情的歌曲。《龙的传人》里唱道:“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使我对祖国山河的壮阔感到无比热爱。《大中国》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歌颂:“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是啊,祖国就像长江和黄河一样,孕育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也孕育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上,我们曾有过衰落的时候,但只要长江和黄河不停下奔流到海的脚步,只要我们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坚信会实现中国梦。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感谢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使我目睹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飞跃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我也是见证波涛的浪花一朵。在32年的新闻从业生涯里,在我生活工作的内蒙古草原上,我不止一次见证“神舟”一飞冲天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也曾见证过许多壮我国威的重大工程……祖国正在以我难以想象的速度前进。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我们在小学作文里常写的两句话,战乱和苦难父辈已替我们承受,半个世纪里,尽管这个世界上枪声和战火不断,但我有幸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祖国,目睹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和欢乐,也见证了祖国走向繁荣的奇迹。因此心中永远记着:歌唱祖国!(殷 耀)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