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在利雅得的书香里品读中国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利雅得国际书展上,中国作家麦家小说《人生海海》阿文版首发,吸引阿拉伯读者。中国展区展示千余种图书,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深化对共同命运的理解。

Tags

中国,阿拉伯

  新华社利雅得10月13日电 记者手记|在利雅得的书香里品读中国

  新华社记者罗晨 王海洲

  十月初的利雅得,炎热的气息逐渐散去,而这座沙特阿拉伯城市对阅读的热情正持续升温。作为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的书展之一,一年一度的利雅得国际书展今年以“利雅得在阅读”为主题于2日至11日举行,超过25个国家的2000多家出版机构参展。

  这是10月2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拍摄的2025年利雅得国际书展中国展区。 新华社记者 罗晨 摄

  书展上,中国当代作家麦家创作的小说《人生海海》阿文版首发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在中国展区举行的新书分享会吸引了众多阿拉伯读者。

  麦家在分享会上说,《人生海海》走进阿语世界,与阿语地区的读者相见相遇,是他特别期待的一件事情。他期待通过阿文版的出版发行,让更多阿拉伯国家读者能够与中国文学建立连接,让文学的共鸣超越语言和地域,深化人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此次,五洲传播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10余家出版单位组成中国出版代表团,以“阅读中国”为主题共同设立独立的中国展区,集中展示千余种中国主题精品图书,并举办了“中沙人文交流与现代化对话”“中沙文学沙龙”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

  中国出版展团团长、五洲传播出版社副总经理关宏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展示与思想碰撞,让阿拉伯读者更深入地感知中国的文化底蕴与文学魅力,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精神内涵。

  阿拉伯出版界也正积极将中国图书“引进来”。从古典名著到当代文学,从历史哲学到少儿读物,来自黎巴嫩、埃及、科威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出版机构将题材丰富的阿文版中国图书带到了本届利雅得书展。

  10月2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人们在2025年利雅得国际书展的中国展区交流。 新华社记者 罗晨 摄

  黎巴嫩数字未来公司在其展区专门设立了中国文化与文学主题专区,集中展示公司从中国成功引进并翻译出版的作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哈提卜说,与中国出版商的合作始于2009年,“我们引进了涵盖中国文化、儿童文学、语言学习、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中国作品,努力搭建起阿中之间的文化桥梁”。他说,公司每年都参加在开罗、阿布扎比、拉巴特等地举办的国际书展,并在这些书展上展示推广中国图书。

  “近年来,阿拉伯读者对中国图书的兴趣不断升温,读者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科技与社会发展充满好奇,十分关注。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文化机构开设中文和中国研究课程,也带动了对中文学习教材和中国文化类出版物的持续需求。”哈提卜说。

  在中阿“双向奔赴”的文化热潮中,越来越多阿拉伯作家以笔为媒,用他们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与中国的故事。

  有句阿拉伯格言说,“求知,哪怕远在中国”。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阿两大古老文明的交流跨越千年,在利雅得这场书香弥漫的文化盛宴上,交相辉映。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