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银龄互助”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TL;DR
重庆忠县推行'银龄互助'项目,由低龄老人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如家电维修和健康关怀,构建社区养老新生态,提升老人幸福感。
Tags
" 近日,家住重庆忠县白公街道长河社区的独居高龄老人张孟珍,提起社区的“银龄”志愿服务,满是赞许。"
“电饭煲坏了,打个电话半小时就有人免费上门修;有时候身体不舒服,志愿者还能帮我买菜做饭,这服务太贴心了!”近日,家住重庆忠县白公街道长河社区的独居高龄老人张孟珍,提起社区的“银龄”志愿服务,满是赞许。
张孟珍的满意,源于社区推行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试点。依托该试点,社区孵化出一支由215名50至70岁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银龄”志愿服务队,专门实施“银龄互助”项目,为社区内223名70岁以上高龄、独居、留守老人提供精准服务,构建起“初老服务老老”的社区养老新生态。
长河社区地处城郊,老年居民占比高,多数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仅春节返乡。“平时年轻人不在家,我们走访时发现,不少高龄老人在生活中常遇难题。”长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雷燕介绍,经居民大会共同商议,社区决定借鉴“外卖点单”模式,于今年年初正式组建“银龄”志愿服务队。
为让服务真正贴合老人需求,社区前期精准摸排了高龄老人的实际诉求。针对“居家安全、健康关怀、精神慰藉”三大痛点,量身定制家电维修、智能产品教学、健康监测、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服务菜单”。高龄老人只需拨打“银龄热线”、在微信群留言或联系网格员,就能“点单”享受服务,实现“需什么、供什么”的个性化养老保障。
这支服务队的核心特色,在于其服务主体的独特性。50至70岁的志愿者与高龄老人代沟小、共同话题多,易建立信任与情感联结;同时,他们经专业社工开展的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已掌握多项专业能力,能切实解决高龄老人的生活难题。
“退休后我能用自己的手艺帮社区里的老哥哥老姐姐解决问题,生活也更充实。想到等我老了,也会有人来帮我,心里就暖暖的。”69岁的眭世坤是服务队里的“主力”,擅长家电维修与沟通交流。每天送完孙子上学,他就会和其他志愿者来到社区,穿上红马甲等待派单。
长河社区还打造了“订单式收集、分单式分配、结单式落实、评单式反馈”的智慧管理流程,形成完整闭环。同时,社区定期邀请专业社工,为志愿者开展急救、心理咨询等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银龄互助”项目累计响应服务需求1000余人次,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高龄老人的实际困难,还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在社区内营造出邻里守望、互助友爱的良好风尚。
忠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吕秋霞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银龄互助”模式,重点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记者 王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