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科普讲堂遇见“宇宙信使”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在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中科院院士蔡荣根以引力波为主题进行科普讲座,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蔡荣根鼓励探索未知,强调科研魅力。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科学梦想,助力科技人才储备。

Tags

委员科学讲堂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记者手记:在科普讲堂遇见“宇宙信使”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早上8点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一学生李晟鸣早早赶到学校科学会堂,抢占了前排位置,静待一场宇宙探索之旅,“想增长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也期待能有机会和院士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日前来到北京邮电大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以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带领近700名大中学生走进“宇宙信使”引力波的世界。

  “自然界中有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宇宙的起源。宇宙是怎么起源的?怎么演化的?它的命运是什么?这就是宇宙学的‘三问’。”蔡荣根以宏大问题开宗明义,将同学们的思绪引向广袤宇宙。

  “自然界有四类基本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是最弱的,却统治着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自然中根本不存在引力,所谓引力只不过是时空弯曲的效应。这是人类对引力本质认识质的飞跃。”

  “引力场变化导致时空曲率的变化,以光速向外传播,便形成了引力波,相当于时空振动的涟漪。”

  …………

  从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等深奥理论的精妙阐释,到对探测到引力波这一诺奖突破的生动解读,再到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宏伟蓝图……台上,深入浅出又颇具浪漫色彩的科普课不断深入;台下,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悄然生长。

  “宇宙引力波在日常生活技术应用方面有没有潜在价值?”

  “能否用引力波作为一个媒介,将微观物理和宏观物理联系起来?”

  “宇宙中还有哪些物质是人类还没有彻底搞明白的?”

  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发问,十余个问题接踵而至,蔡荣根一一解答,并不忘鼓励他们“提的问题很好”“很有想象力”。

  “其实我们对宇宙了解得还很少,还有很多超越我们认知的问题等待解答。我们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这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魅力之所在。而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试错,最终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成功的喜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交流中,蔡荣根的一番话,拨动了在座学子的心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说,全国政协将继续办好“委员科学讲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激发科学梦想,为我国科技人才提供后备力量。

  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迎来尾声,被点燃的好奇与追问仍在继续。走出会堂,北京邮电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还在三三两两热议着刚刚收获的新知。

  “当听到爱因斯坦研究了8年的广义相对论就是一个简单的方程时,我震撼了!”

  “蔡院士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希望未来我也能够去探寻宇宙的本质。”

  “我还有一点小遗憾,就是没有把PPT上的公式抄全……”

  望着少年们雀跃讨论着走远的背影,记者不禁开始期待一个由他们创造的明天。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