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免签政策助力拉紧中外融通纽带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吸引更多外国人入境旅游和商务合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利共赢。此举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助力全球经济发展。

Tags

中国免签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免签政策助力拉紧中外融通纽带

  新华社记者

  随着中国持续推出各项免签安排、签证优化等政策措施,越来越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感受中国活力、见证中国发展、把握中国机遇。

  多国人士认为,中方不断优化入境政策,进一步助力拉紧中外融通纽带,彰显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各国共享繁荣。

  “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

  “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来旅行社咨询‘中国游’的人不断增多,我们原有的旅行线路和产品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很多人告诉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德国弗拉明戈旅行社公关与市场部主管阿尔贝娜·弗里克说。

  对于曾多次到中国的弗里克而言,这并不意外。“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异,对德国和欧洲的游客充满吸引力。”她说,“延长免签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友好。我本人也非常期待再次前往中国!”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超700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72.2%,同比上升48.3%。 “中国游”不断“圈粉”海外游客,已经从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转变为鲜活多元的深度体验。

  “去北京感受大都市氛围、到西安体验历史文化、在成都品味美食魅力、深圳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澳大利亚旅游节目高级制片人杰迈玛·斯凯利10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游客推荐“深度中国游”。

  游在中国的“流量”正持续转化为了解中国的“增量”。近来海外社交媒体上热议着外国游客与北京、杭州等地小学生打招呼互动的视频。不少到过中国的外国网友在留言中夸赞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叙述自己看到的真实、立体、进步的中国。

  “各国民众往来所分享的经历、情感与视角,往往超越任何书籍或纪录片所能表达的内容。”匈牙利ATV集团首席执行官科瓦奇·陶马什说,“免签政策远不止于提供旅游便利,而是在建立友谊、增进理解、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互利共赢的交往之道”

  阿根廷出口企业罗伊玛公司连续多年参加进博会,今年带着葡萄酒、马黛茶等特色产品再赴进博之约。看到中国对阿根廷等国延长免签政策的消息,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范妮·比利亚马约尔格外欣喜。

  “自中国对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推出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拉美商人到中国寻找商机,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寻求把本国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也把中国产品带回拉美。”比利亚马约尔说,“这是互利共赢的交往之道。”

  在多国经贸人士看来,中国持续推进免签等各类便利化措施,为深化互利合作带来助力。葡萄牙中国工商会秘书长贝尔纳多·门迪亚多次受益于赴华单方面免签政策,认为“这是务实且创新的举措,是促进两国经贸等各领域共赢合作的‘催化剂’”。

  “免签政策让我能以更高效率协调会议、参观和推进项目,便捷的出入境往来越来越成为推进谈判、开展考察和开拓市场的关键条件。”门迪亚以亲身经历举例说,“葡中不少工业与物流合作已从中受益,项目落地效率显著提升。我今后计划访问更多中国城市,洽谈更多合作项目。”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沙特阿拉伯商人哈立德·麦德哈利同样认为,中方免签政策不仅便利了双方人员往来,也促进了商业经贸合作,增加了中外商业伙伴直接交流的机会,“人们相互传递的不只是商品,还有文化、思想和信任”。

  “持续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

  “中国持续实施免签政策,体现了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直秉承的开放和合作姿态,也表明了中方的自信与决心。”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经济系学者伊琳娜·科库什金娜说。

  “持续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互利互惠的共同成长路径”“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动能”……多国人士表示,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和便利人员往来措施,反映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扎实行动。

  “单方面免签政策是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分享自身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搭建起促进各方互信、合作与共同进步的桥梁。”卫星和人工智能企业阿曼兰斯公司财务经理马吉德·马塔尼说。他的公司正探索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为阿曼和中东地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智利“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影响”千禧研究中心研究员伦佐·布罗托上个月刚刚利用免签政策,来华参加多场交流活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推动世界与中国的互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