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Z世代将立遗嘱视为「成人礼」?这反映了年轻人怎样的生死观和价值观?
在传统认知里,遗嘱总是与白发苍苍相连,与生命尾声相伴。而如今,一些年轻人以前所未有的冷静与清醒,提前推开那扇曾经讳莫如深的大门。他们不再将遗嘱视为死亡的阴森预兆,而是化作一种对生命主动规划的智慧,一场与未来的理性对话。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4年)显示,30岁以下登记立遗嘱的人数7年间翻了12倍,其中最小的17岁。不同于房车、存款等传统资产,虚拟财产、宠物信托、保险杠杆等成为年轻人遗嘱的“新套餐”,甚至有00后把“将骨灰压制成0.3克拉蓝色钻石,交由闺蜜保管”写入遗嘱。 当年轻人开始生前规划身后事,当立遗嘱开始从“老年人才做的事”变成Z世代的成人礼,当遗嘱内容逐渐从“分家产”升级为“分身份、分情感、分数字足迹”…这一看似突兀的变化背后,实则是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迁、观念革新和现实考量。而在这场新型的“生命教育”和“自我认知”里,年轻人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当年轻人开始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