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亿”想不到:上海南北转型“变形记”
TL;DR
上海宝山区和金山区的产业转型推动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宝山聚焦新材料和机器人产业,金山建设新能源汽车城和高分子材料集群,成效显著。
Tags
新华社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丁汀、周心怡)位于上海北部,宝山区南大智慧城内,300亩的南大中央公园里游客在漫步,数年前这里还是传统工业集聚区。与之遥相呼应,在南端的金山区上海湾区高新区,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的钢结构厂房正拔地而起。
一年前,宝山区的高端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与金山区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共同入选上海首批“市区协同”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曾经钢花飞溅的宝山区与石化烟囱林立的金山区,正以这场深刻的产业“变形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跃升。

位于宝山区的互联宝地·滨江园。新华社发
位于牡丹江路1900号的互联宝地·滨江园,原为宝钢股份备件仓库,如今已成为上海市唯一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吴淞材料实验室、山海氢新能源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入驻,使其焕发新生。其中,吴淞材料实验室作为上海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首个以材料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正成为宝山科创转型的“硬核支点”。
制度创新为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宝山区于今年5月发布《创新联合体备案工作指引》,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主导产业布局以及未来产业赛道,布局建设一批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宝山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先投后股’创新改革试点,我们公司也成功入选了今年的‘先投后股’试点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杨雁佳表示,良好的制度供给成为团队扎根于此长期发展的定心丸。

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新华社发
南端的金山区同样焕发新生。今年6月,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启动。以此项目为牵引,金山正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立足自身优势产业与特色资源,加速驶向千亿级“现代国际新能源汽车城”。
依托上海石化的地缘优势,金山区还聚力推动绿色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其中,碳谷绿湾产业园通过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82家,完成2000余亩土地回购收储,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我们积极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碳谷绿湾产业园总经理俞曙明表示,通过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东华大学等机构合作成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已引进新旺科技、库贝化学等10家高性能纤维行业优质企业,年产值达14亿元。

位于金山区的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新华社发
亮眼的成绩单,是宝山与金山转型成效的有力注脚:“十四五”期间,宝山区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研发投入强度达4.69%、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20.3%;2025年上半年,金山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333.56亿元,可比增长4.4%,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1%……
这场深刻的“变形记”,不仅重塑了区域的经济地理格局,更在上海的南北两端,勾勒出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生动坐标,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