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丨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广西: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
TL;DR
驻华使节代表团在广西参访,体验中国式现代化机遇,关注高水平开放、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他们参观特色商品中心、AI合作平台和智慧港口,感受中国与东盟合作及对外开放步伐。
Tags
新华社南宁10月31日电 题: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广西: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邵艺博、赵欢、张枫
10月28日至30日,应外交部邀请,来自28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外交官在广西南宁、钦州参访。
这是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的首次驻华使节代表团赴地方参访活动,使节们对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中“高水平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表述十分关注。他们循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脉络,走进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人工智能合作平台、智慧港口等,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活脉搏。
10月28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的物流枢纽与产业平台,让使节们直观感受到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脚步。
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东盟各国好物琳琅满目:马来西亚的白咖啡香气醇厚,泰国的精油清新雅致,越南的手工艺品独具风情……这里既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展示窗口,更是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的合作平台。
“第一次在一个展馆里集中看到这么多东盟国家的优质产品。”拉脱维亚驻华大使埃亨包姆斯仔细询问商品进出口流程。
10月26日,第47届东盟峰会开幕式上,东帝汶正式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看到东帝汶国家馆已落成、布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埃亨包姆斯感叹,广西的行动非常快,这体现了中国正在加速对外开放。
作为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特邀合作伙伴国,斯里兰卡有超30家企业通过展会展示特色产品。“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惠及整个世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贾升和说。
10月29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内,一场“科技体验”让使节团成员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应用的广阔天地。
多米尼加驻华大使戈麦斯戴上智能翻译眼镜,与工作人员对话后难掩惊喜:“翻译得太出色了,别人说话的同时就能即时翻译,很实用!”
AI助力提升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损耗、指导农业发展……韩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裴廷训听得尤为认真,并用手机记录下种种创新技术。他说:“广西的AI产业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韩中都有很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助力东盟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努力。”也门驻华大使梅塔米表示,相信中国能推动构建AI全球治理机制,帮助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享科技发展红利,让技术更好惠及全人类。
参观结束后,使节们仍意犹未尽,排队留下联系方式,表达进一步与广西开展人工智能合作对接的意愿。
10月30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广西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参观。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广西北部湾港通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站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满载全球货物的巨轮有序靠岸,自动化桥吊精准抓取集装箱、无人驾驶运输车高效运送,仿佛令人置身于未来世界。
看到眼前的景象,约旦驻华大使侯赛尼不禁感慨:“中国的五年规划不只是蓝图,更是在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的真实变化。”
10月29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参观。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最终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为此次参访增添了温暖底色。
在南宁青秀山,晨雾散去后,三角梅热烈绽放,蝴蝶兰点缀林间,孔雀迈着优雅的步子与游人亲近互动。树荫下,身穿壮族服饰的一家人正在野餐,其乐融融的画面引得使节们纷纷上前合影。
“深深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自身文化充满自豪。”莱索托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李诺说,这里的发展尊重民族特色,注重绿色发展,所以人们脸上总是充满笑意。
侯赛尼也深受触动,他说:“这几天在广西看到人们对生活充满热爱,让我真切体会到中国推进规划的坚实底气。”

10月28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0月28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参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0月29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参观体验机器人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0月30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参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0月29日,驻华使节代表团在南宁青秀山参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策划:陈芳
记者:邵艺博、赵欢、张枫
统筹:郭宝江、朱超、沈文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