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这汪清泉改变了全村的生活”——记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
TL;DR
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在高原区钻探水井,解决居民饮水难题,改善生活条件。项目已建成230口井,培养本地技术人才,体现中多友谊。
Tags
新华社洛美11月6日电 通讯|“这汪清泉改变了全村的生活”——记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
新华社记者司源
“看到清水喷出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过去,村民要走很远去取水,而且河水常被牧群污染。现在,我们的困境终于结束了。”望着村口新打成的水井,多哥高原区东韦村村长、70岁的桑卡·尧维动情地回忆起出水那天的情景,“这汪清泉改变了全村的生活。”
这口水井由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施工团队钻探而成。“我们在70米深处找到了稳定的地下水,这是整个地区一次成功的尝试。”参与施工的多哥技术员卡塞涅·亚奥对记者说。
东韦村的故事,正是高原区“浊水变清”的缩影。该地区雨季降水丰沛但蓄水能力弱,旱季漫长干燥,而且地下水分布不均且水位较深。不少居民只能到河中取水或就地挖坑取水,水质混浊、蚊虫滋生。水资源匮乏、饮用水不洁、取水难,长期困扰着该地区居民。
2024年11月,由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援多哥乡村水利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重要举措。项目计划在高原区打成300口水井,并配备300套手压泵,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助力地区可持续发展。
项目负责人黄献州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230口水井建设,其中113口已正式移交当地社区投入使用。
“大家能在家门口取到干净的水,不需要再长途跋涉,这是真正的改变。”高原区尼米尼科佩村村长约马·帕查说。
“这项工程让我们的生活彻底改变,感谢施工团队克服山路险阻,把清水带到我们身边。”佛久耶村村长詹加尼·查查感慨道。
黄献州介绍,高原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地下水多藏在岩石裂缝中,深度大多超过60米,加之气候炎热、交通不便、疾病肆虐,施工难度极大。为提高效率,中方技术团队采用天然场探测法与电测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大幅提升了钻探成功率。
高原区区长马加纳韦·查查说,这一项目契合当地民众紧迫需求,意义重大。“中方团队克服艰险,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推进项目,令人钦佩。”
除了解决民众饮水难题,项目还注重培养本地技术人才。亚奥告诉记者,他因该水利项目加入中国企业,“一年时间学到了很多”。他说,中方专家在施工现场手把手传授经验,从井位确定到钻探施工、从事故处理到车辆维修,都是“边干边教、边学边练”。“我们边学边做,如今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钻井任务。”
如今,亚奥已成长为项目团队中的骨干。“感谢中方专家耐心指导,这份工作让我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技能,也让我有能力为家乡带来清洁的水。”他说。
中国驻多哥大使王敏表示,该项目是中方践行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程,更是中多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