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丨“将在中国所学回馈家乡民众”
TL;DR
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在雪兰莪州举办义诊活动,由本地校友医生为民众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旨在回馈社会并促进马中友好交流。
Tags
新华社吉隆坡11月9日电 通讯|“将在中国所学回馈家乡民众”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 程一恒
8日,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巴生巨盟市场内人头攒动。市场一楼大厅里,高挂的“阳光医行,关爱社会”公益活动宣传海报格外醒目,不少当地民众循着指引来到现场。
“请各位先登记,在旁边等候区稍作休息,医生很快就会接诊。”活动志愿者忙而不乱地为到场民众安排。场地另一侧,5名医生正细致地为前来问诊的居民检查和答疑。

11月8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巴生,医生为市民开展心脏复苏培训课程。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这是一场由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组织的义诊活动。活动得到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中建三局马来西亚公司等支持。
“这已经是第三次举办义诊活动,期待通过活动让更多社区民众获得健康和温暖。”活动筹委会主席、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医学委员会代表丘桦真介绍,此次坐诊的5名医生均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本地校友。他们秉承医者仁心的理念,希望通过义诊为社区民众提供基础疾病检查和健康咨询,把专业所学回馈社会。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资料台上整齐摆放着各类疾病介绍与预防手册,供民众取阅;另一侧,问诊桌前参加义诊的不仅有当地华裔居民,也有印度裔和马来裔居民。他们登记后便开始进行血压血糖测量等基础检查,并进行健康咨询。

11月8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巴生,医生为市民检查身体。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参加活动让我有更多机会和不同友族交流,也让我能将在中国所学回馈家乡民众。”参加活动的医生吴婉慈说,义诊让她能够将在中国所学知识和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临床经验结合,更好地向民众传递健康理念与医学常识。
本次活动同步举办两场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公众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的自救互救能力。记者看到,参加培训的民众两两一组,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训练。
据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瑝介绍,3年来,“阳光医行,关爱社会”公益活动持续得到马中两国友好组织和企业的支持,通过走进社区的公益活动,发扬马中两国民心相通、守望相助的精神。
雪兰莪州州议员梁德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学子赴华留学,融汇马中两国的医学知识并反哺社会,令人欣慰。“希望两国继续加强交流,为更多学子搭建学习与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