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黄南藏戏焕发时代新韵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黄南藏戏《金城公主》以唐代和亲历史为蓝本,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该剧入围文华剧目奖终评,并在全国巡演中焕发藏戏新活力。

Tags

藏戏金城公主

  新华社西宁10月31日电 题:黄南藏戏焕发时代新韵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鼓点铿锵,唱腔悠扬,一部承载着历史与民族团结的大型安多藏戏《金城公主》,从雪域高原走向全国舞台。

  10月21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中演大剧院内,由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青海省藏剧团)历时三年创排的《金城公主》,完成了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演出。这是青海唯一入围本届文华剧目奖终评提名的剧目。

  藏戏集说唱、表演、歌舞、文学于一体,有着600多年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2009年,藏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戏《金城公主》演出现场。(黄南州融媒体中心供图,孙丽丽 摄)

  青海省藏剧团自建团以来,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藏戏作品。其中,《意乐仙女》获1982年-1983年度全国优秀剧本奖,《藏王的使者》获1992年“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苏吉尼玛》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孔雀奖”创作银奖。

  《金城公主》编剧、总导演仁青加介绍,《金城公主》以唐代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为蓝本,还原了她历经艰险入藏、以智慧化解矛盾、巩固唐蕃友谊的壮阔历程。“金城公主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与和平发展的故事,这些主题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仁青加说。

  藏戏《金城公主》演出现场。(黄南州融媒体中心供图,孙丽丽 摄)

  对于饰演金城公主的藏戏演员完么吉而言,这个角色既是荣誉也是挑战。饰演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曾一度让她压力很大。“最开始我常常失眠,担心自己无法表现金城公主的智慧与勇气。”为了贴近角色,她反复琢磨剧本,经常独自练习到深夜。“慢慢地,我似乎能深入到角色的内心,真切地体会到金城公主那份跨越时空的使命感。”完么吉说。

  藏戏《金城公主》演出现场。(黄南州融媒体中心供图,孙丽丽 摄)

  唐中宗的扮演者仁青东智是西藏大学声乐系研究生,在校时学习意大利美声唱法。“我的目标是多学习民间藏戏,深入了解传统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方法,为创新表演方式打基础。”仁青东智说,“创新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传统更富生命力。”

  《金城公主》从剧目创排到终评演出,凝聚了剧组全体成员多年心血。仁青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戏(黄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自1987年进入黄南州文工团以来,他一直致力于藏戏传承。他跟随民间藏戏团学习,搜集整理古藏戏资料,与老一代专家合作探索现代藏戏的发展。“剧中唱腔、音乐、服装、舞美设计等,均在充分汲取藏戏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尝试。”仁青加说。

  《金城公主》导演助理完么才旦认为,藏戏的根在民间,生命力也在民间。除了创排精品剧目参加全国展演,剧团每年都会深入省内外的城镇、乡村、草原巡回演出,为基层群众带去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

  目前黄南州共有10余家民间剧团成立演出公司,部分剧团建有固定演出舞台及小型展厅,两家民间剧团被定为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全州民间藏戏团年平均演出量超过200场。

  随着终评演出的结束,《金城公主》剧组已奔赴天津展开巡演,让更多观众领略藏戏的魅力。“未来,青海省将持续加大优秀文艺创作扶持力度,深耕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展现民族团结的精品力作。”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董富海说。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