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丨文学想象照亮荧屏:网文影视化改编加速
TL;DR
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加速,现实、女性、古装等题材作品频出爆款,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改编注重情感共鸣与技术创新,同时出海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
Tags

网络文学作为中国影视产业重要的IP源头,其影视化改编之路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蔚为大观的产业规模。
如何确保网文IP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学与影视行业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等主办的多场研讨会上,业界代表、网络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围绕网文发展趋势与IP转化展开讨论。
多元类型开拓改编剧蓝海
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近年来步伐加快,各类型作品呈现鲜明特征。
现实题材作品的涌现尤为引人注目。《大江大河》《小巷人家》等作品通过展现普通人的奋斗历程,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凭借贴近真实生活的叙事风格,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女性群像剧与都市题材剧持续占据主流赛道。《三十而已》《烟火人家》等作品深挖女性职场、家庭和自我价值等议题,不仅满足了女性观众的情感需求,还通过真实与虚构结合扩大了受众基础。
古装玄幻、仙侠和历史题材依旧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长相思》《苍兰诀》《与凤行》等仙侠剧呈现出的高水准视觉特效,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亮点。这一类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内容差异化成为关键挑战。
行业数据显示,在“爱优腾”三大长视频平台2025年的片单中,超三分之一剧集改编自网文IP。

中国作协日前主办的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新华社记者余俊杰 摄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表示,网络文学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又贴近用户情感需求,所以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
“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为改编剧提供了海量的IP资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朱新梅认为,文学改编剧还需在丰富创作题材、挖掘新增长点与寻找情感共鸣等方面持续深耕。
在文学与市场的交汇处找准爆款密码
近年来,多部平台热播剧破圈,大多有网络文学IP作支撑。为何影视行业越来越偏爱在网文IP中“淘金”?
番茄小说IP内容负责人贾文婷指出,网文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共创”模式。作品的实时更新能获得读者直接反馈,本质上是与读者共同创作的过程。因此,能经过市场检验的网文IP,意味着已经预先完成了观众验证,天然具备了影视化改编的潜质。
有了成功的网络文学IP在前,如何根据影视行业规律二次创作形成爆款剧集?
“网络文学向影视剧的改编往往需要对故事结构进行重塑,从长篇连载的文本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剧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何亮介绍,在这一过程中,故事的节奏和叙事重点会根据剧集形式进行调整,将小说内心独白与多线叙事通过分镜和场景切换视觉化呈现,突出主线叙事以增强观众代入感。
改编的关键还在于满足观众的期待。优质改编剧能准确把握目标受众情感需求,如女性向言情剧注重表达细腻情感,玄幻剧构建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形成与原著呼应的记忆点,提升剧集吸引力。
以热播改编剧《装腔启示录》为例,该剧既保留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又通过影视语言改编,实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小说原作入选了中国作协评选的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IP影响榜。
《中国作家》主编李云雷认为,影视制作方在选择网络文学作品时,会从故事内核、人物塑造、价值观导向等维度综合考量,网文作品如果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创新的故事模型和强烈的社会议题共鸣,就更有可能被选中改编为影视作品。
类型的深度融合也成为网文影视化改编的新趋势。通过将仙侠与现实、言情与科幻等元素进行创新嫁接,作品能实现对多元受众群体的吸引。
“在选择IP时,不仅关注头部作家的作品,也注重发掘普通作家的潜力作品。”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说,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需要考虑与观众共情,随着市场日趋成熟,观众期待不断提高,未来对作品改编将提出更高要求。
创新与出海驱动产业未来
近年来网文影视化改编在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和海外拓展等方面展现出诸多亮点,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多家网文平台IP开发负责人认为,AI技术为改编剧制作带来了全新可能。具体而言,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辅助剧本开发,通过分析原著情节逻辑来梳理改编思路;二是优化制作环节,为选角和场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凭借深度学习能力预测观众喜好,从而提升剧集与市场的契合度。
当前,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正显示出专业化、系列化与智能化并进的新趋势。在题材上,创作从“情感背景板”转向具备“专业叙述力”的深度叙事,医疗剧、刑侦剧等拥有扎实行业知识的作品备受青睐。同时,IP开发呈现出“短剧化”与“系列化”两大特征:2024年网文IP短剧新增授权量同比激增81%,季播化布局也成为常态。在此过程中,AI技术已深度融入剧本开发、选角与制作等全流程,为行业持续赋能。
与此同时,改编剧的叙事手法正呈现出更强的时代关联性,将角色的成长轨迹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这种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呼应的创作手法,既引发了观众共鸣,也为作品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此外,国产网文改编剧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也得到了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多部网络文学改编剧集在海外掀起收视热潮:《庆余年第二季》通过Disney+实现全球同步发行,并成为该平台播放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电视剧;《与凤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播出;《墨雨云间》在泰国、韩国等地的视频平台登顶。

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庆余年第二季》剧照(新华社发)
中国网文改编剧正从“文化出海”迈向“全球共情”,不仅实现了发行的全球覆盖,更以东方故事内核成功叩开了世界观众的心门,标志着中国IP已登上全球文化舞台。
“内容制胜,始终是文学改编剧海外传播的关键与根本出路。”朱新梅介绍,国产剧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增强了海外平台的采购信心;同时,剧集出品方的国际传播意识也显著提高,随着全球同步发行机制的完善,部分剧集已实现全球同步播出。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认为,应进一步畅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到影视制作的产业链条,以此实现两者的双向赋能与深度融合,进而扩大中国网文作品的影响力,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策划:张晓松
主编:林晖、孙闻
记者: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