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浙江科创企业如强脑科技和灵伴科技将脑机接口、AR/AI技术从实验室推向现实,应用于智能仿生手和智能眼镜。杭州未来科技城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破解融资难题,推动创新生态发展。政企合作将前沿科技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Tags

杭州科技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技术与现实场景融合的突破性成果。

  创立于2015年的强脑科技,2018年落户杭州余杭区。在这里,一大批科创企业正掀起创新飓风。

  在位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其智能眼镜可以通过“AR+AI”提供实时提词、拍照、录音、导航等功能。

  从2014年成立至今,Rokid智能眼镜产品已销售至80余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级产品累计出货超30万台,用户复购率高达35%。

  为破解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技术专利从“实验室档案”转化为可流通的市场化资产。

  在浙江,创新生态与制度变革同频共振,政企双方正共同将前沿科技的“规划图”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实景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记者:田甜、刘铭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