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凝聚共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TL;DR
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汇聚两岸及国际学者探讨抗战历史与台湾光复。会议强调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呼吁捍卫历史真相,凝聚统一共识。
Tags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题:回溯历史,凝聚共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华社记者
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日至3日在京举行。作为近年来抗战史领域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学术层次最高的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有近百位两岸暨港澳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设置了20场分组会议和1场圆桌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战时国际合作、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弘扬人类追求和平、反对侵略的崇高精神。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的胜利成果。本次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到近20位台湾学者与会,两岸专家学者以全球视野回溯抗战历史,以共同记忆凝聚统一共识,在深入研讨中加深理解全民族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11月2日,嘉宾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
不容忽视的东方主战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史观在二战史研究中不断深化,学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认知与理解也正经历着深刻的重塑,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客观评价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并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战略意义。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芳上以《硝烟、流离与重生:中国人的二战》为主题,讲述了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他表示,相对于欧洲战场,二战中国战场在国际学界中长期被漠视与低估,这是一大遗憾。“将中国抗战史放在全球视野下研究是一个好的走向。两岸同根同源,更应当加强史料共享和交流合作,从而更加理解彼此、还原历史真相。”他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郝平表示,二战历史叙事长期由西方主导,中国战场的故事尚未被世界充分认知。在国际学术界和历史研究领域,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断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了解、研究和认知。“两岸学界共同回顾抗战与台湾光复历史,意义重大。我们要引导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人正确认识历史、携手面向未来。”他说。
台湾东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林安梧在圆桌论坛环节表示,理解和评价中国抗战的意义,需要放在更宏观的全球史视域下来重新审视。中国不仅是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而战,更是在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元性而战,为建构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秩序而战。“中国抗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经验对于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具有深远意义。”他说。
台湾光复: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两岸学者指出,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光辉篇章,回顾历史,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相关,两岸同胞始终血肉相连。台湾光复、回归中国,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如磐石的法理基础。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红民表示,从中华民族抗战的视角来看,台湾民众在日据50年中的抗日运动,不仅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还有爱国特色鲜明、抗日态度坚定、牺牲巨大、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等特点。“将五十年台湾民众抗日运动史纳入中华民族抗战史的框架中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共同携手并肩、浴血奋战铸就的结果。”他说。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在题为《台湾是如何光复的》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台湾光复有充分可循的历史材料与事实,要以严谨的态度还原,让更多人了解台湾光复的过程和意义,特别是应当通过教育和史料传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延续民族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以《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必然要求》为题发表演讲,回溯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等历史和法理事实。他指出,台湾光复不仅关乎历史正义,更关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与稳定性。任何否认或歪曲这一事实的企图,均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亵渎,是对历史事实和公理正义的践踏,是对战后国际秩序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破坏。“胜利及和平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对全球稳定与长久和平的庄严承诺。”他说。

11月2日,与会人士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听会。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
捍卫历史真相,凝聚统一共识
青史昭昭,启示未来。与会学者表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经历过共同的深重苦难,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铭记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历史,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守民族大义,推进祖国统一。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何光彩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辞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次研讨会将助力两岸同胞以史为鉴、以史为桥,牢记共同抗战的历史,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深刻启迪,把握昭示未来的历史大势,汇聚团结奋斗的前行力量,为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努力。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表示,当前,国际社会中由美西方主导的二战史观仍为主流,其中存在多重认知偏差;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企图勾连外来势力炮制“台湾地位未定论”“日本殖民统治有功论”等谬论,企图歪曲抗日战争和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学界应予以坚决批驳,捍卫历史真相。“要以台湾光复80周年为契机,结合国家统一进程,弘扬正确史观,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他说。
台湾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嘉林表示,日本殖民统治半个世纪,台湾同胞被屠戮逾50万,岛内学界应建构台湾正确历史叙事,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决定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戚嘉林直言“令人振奋和鼓舞”“这段历史不能忘”。“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大陆取得了巨大成就,两岸实力对比悬殊,统一是大势所趋。台湾光复已经80年,两岸中国人应携手努力,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