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秋收进行时——多地丰产图景与乡村振兴中的奋斗力量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本文报道多地秋收进展,展现青年干部助农、女性科研力量、红缨子高粱丰收及盐碱地改良等场景,凸显乡村振兴中的奋斗精神。

Tags

丰收农村

  ■把“申论”写在田地上!解码朱湾镇青年干部的“秋收答卷”

  安徽省定远县朱湾镇大户陆村,这几天镇里的青年干部下沉到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抢收粮食。“知民之不易,故能行民之所盼。”这份发自内心的体谅,使朱湾镇“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

 ■绽放“她”力量|扎根黑土地的“女汉子”和“萌妹子”

  她们是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女子科研班组。在田间地头,与泥土为伴,她们化身“女汉子”。生活上她们是活力飞扬,灵动鲜活的“萌妹子”。自2004年成立以来,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女职工班组工作人员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与示范项目750余项,其中12项为国家级重点课题,累计培育水稻新品系20个。

 ■最美的手

  她们的手,是泥土里刨食的手,是自力更生的手。丰收,是藏在她们指缝中洗不掉的泥土。丰收,是握在她们手心的陈年老茧。泥土雕刻出来的手,是这个季节最美的手。乡村振兴的每一张图景,都留有她们手心的余温。

  ■红缨子高粱丰收 贵州小山村产销两旺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乡瓮岩村,500亩红缨子高粱穗粒饱满。近年来,当地依托“订单农业”模式,发展高粱种植,村民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山东利津:生物改良技术推动1.5万亩盐碱地变“米粮川”

  眼下,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碱地改良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利津县创新生物改良技术,正推动1.5万亩新增耕地逐步变身“米粮川”。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辑:赛娜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