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地手记丨迟到的停火——喜悦、期盼与疑虑
TL;DR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被扣押人员家属在广场上表达喜悦与期盼,但停火延迟和持续冲突引发疑虑。战争已持续两年,造成大量伤亡,人们希望和平但担忧未来。
Tags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0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迟到的停火——喜悦、期盼与疑虑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 冯国芮 路一凡
当9日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的消息传来,在以色列国防部大楼对面的广场上,被扣押人员马坦的母亲艾纳夫与周围的人相拥而泣。她高喊:“从现在起,这里叫希望广场!”
两年来,这片广场一直被称作“被扣押人员与失踪者广场”。帐篷、蜡烛、标语、照片……被扣押人员的家属在此昼夜守候,等待他们在加沙地带的亲人回家。
每周集会上,他们的哭喊和要求停火的怒吼一次次响彻以色列国防部的楼宇,又一次次被加沙地带的爆炸声粉碎。
这场以色列宣称“数月内结束”的战争,已经持续整整两年。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7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两万多名儿童。
包括艾纳夫在内的多名被扣押人员家属质疑以色列政府试图打一场“永恒之战”以巩固权力。他们多次批评政府不是在拯救被扣押人员,而是在“杀死他们”。
有消息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提供大约20名幸存的被扣押者信息,仍在寻找部分已故被扣押人员的遗体。按照新达成的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移交所有能找到的遗体后,以色列也将开始释放巴勒斯坦被囚人员。
随着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达成,在“被扣押人员与失踪者广场”上,聚集的被扣押人员家属不再像以往那样一遍遍呐喊“立刻停火!所有人回家”,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希望”和“谨慎的乐观”。
人们用自己的“仪式”告别一段艰难的日子,期盼的家人回归终于近在眼前。人们安静地拥抱、亲吻、流泪、唱歌和祈祷。
广场上,巨大的电子计时牌显示“733天11小时46分48秒”,那是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的时间。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累加……
在广场做义工的年轻人乔安对记者说:“只有当最后一个被扣押人员回家,最后一具遗体被交回,计时牌才会停止计时。”他望向计时牌上持续增长的红色数字:“我希望下周它就能熄灭。我在这里工作了整整两年,太久了,停火来得太迟了!”
广场一侧摆放着欢迎被扣押人员回家的长桌,印有被扣押人员头像的海报放置在48张椅子上,这是犹太人过安息日的传统家庭聚会方式,只是这48人中只有20人据信还活着,其余人可能无法活着与家人团聚了。
停火协议达成了,停火却迟迟未开始。埃及称停火于9日中午开始生效,而以色列说只有内阁会议通过后停火才生效。
于是,炮火和死亡在协议达成后的24小时里仍在继续,甚至废墟也被炸了一遍又一遍,瓦砾堆成了战场。9日晚,在以色列政府审议停火协议之际,以军空袭了加沙地带。
在靠近加沙边境的一个以色列社区,居民西加尔在为被扣押人员的回归祈祷。两年前,她的两个女儿在冲突伊始丧生。近日,她将女儿们遇难的避难所粉刷一新。
西加尔说,她依旧相信“爱比仇恨更强大”。她说,战争应该早点结束,因为战争无法赢得任何东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必须找到一种共存的方式。“我们不会离开,他们也不会离开。我们都在这里,那就学着一起生活吧。”
在耶路撒冷,“学着一起生活”并非易事。停火协议达成后的9日早晨,以色列边防警察封锁了耶路撒冷老城一家巴勒斯坦人经营的市场。因这块区域紧邻阿克萨清真寺(以色列称之为圣殿山),犹太宗教人士一早将利用这块地方进行犹太传统节日祈祷。同时,大批犹太定居者也在以色列警察的护卫下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大院,部分人员甚至进行公开的犹太祷告。
闭店的巴勒斯坦商人尤瑟夫这两年间无数次祈祷战争结束。他对记者说:“我觉得停火只是暂时的,第二阶段(停火协议)的谈判将艰难无比。我希望战争快点结束,这样游客就能回来,但我不认为真的会结束。”尤瑟夫对和平前景有些悲观。
交谈间,雨滴落下——那是今年以色列雨季的第一场雨。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都视第一场雨为清洗与更新,是大地复苏、命运重启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