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联手施压哈马斯 停火协议脆弱性凸显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以色列和美国施压哈马斯解除武装并实现加沙非军事化,否则威胁恢复军事行动。停火协议因遗体移交和人道援助受阻而脆弱,双方互相指责违反协议。

Tags

哈马斯以色列加沙停火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8日称,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之前,加沙战事结束不了。美国则指控哈马斯计划发动新袭击、势必违反停火协议,威胁对其“采取措施”。

  连日来,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哈马斯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协议脆弱性凸显。以方已宣布继续关闭加沙南部拉法口岸,人道援助运输渠道依然受阻。

  10月1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重返家园的巴勒斯坦人走过严重受损的建筑。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美以施压哈马斯“解除武装”

  内塔尼亚胡18日在以色列一档电视节目中强调,完成停火协议第二阶段任务对结束战争至关重要,核心是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

  哈马斯一直拒绝彻底解除武装。据美媒报道,美以指认哈马斯在停火协议生效后,在加沙地带以军撤出地区实施“处决通敌者”等行动,显示其正在重新掌控这些地区。

  同在1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美方收到“可靠报告”,显示哈马斯正谋划很快针对加沙平民发动袭击,此举将违反停火协议。“如果哈马斯将袭击付诸实行,(美方)将采取措施保护加沙人民并维护停火协议的完整性。”声明没有解释打算采取何种“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前表示,如果哈马斯未能履行停火协议中应尽的义务,他将考虑允许以色列军队在加沙恢复作战。

  这是10月12日在拉法口岸埃及一侧拍摄的等待进入加沙的载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新华社发(阿里·穆斯塔法摄)

  “移交遗体”与口岸重开挂钩

  据法新社报道,围绕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被扣押人员遗体移交问题成为双方争执焦点。以色列指责哈马斯移交遗体速度太慢,哈马斯则称搜寻遗体需要时间。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称,拉法口岸是否重新开放取决于哈马斯能否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在另行通知之前”,拉法口岸继续关闭。

  拉法口岸位于加沙地带南端,连接埃及边境,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出加沙的主要通道,2024年5月以来基本关闭。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拉法口岸应于15日重新开放。以色列政府14日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持续关闭该口岸。

  哈马斯18日晚发表声明,谴责以方的决定“是对停火协议条款的公然违反,也是对调解方和担保方所作承诺的背弃”。声明警告,以方持续关闭口岸、阻止伤员病患通行、阻碍搜救设备运入,将导致“遗体搜寻与移交工作延误”。

  以方当天确认,收到哈马斯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转交的两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截至目前,哈马斯共向以方移交13具遗体。此前,以方称,其中一具遗体并非以方被扣押人员。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与哈马斯13日开始人员交换。哈马斯当天分两批释放共2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

  10月13日,人们欢迎巴勒斯坦获释人员回到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凸显停火协议脆弱性

  停火协议还包括加大对加沙援助的内容。今年8月,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最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说,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

  以色列今年3月切断加沙地带所有物资补给,直至7月才有限放行部分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要求加速开放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渠道。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停火生效以来,日均约有560公吨食品进入加沙,但仍远低于实际所需规模。

  路透社指出,围绕遗体交接及人道主义援助运输的争议,凸显停火协议的脆弱性。哈马斯和以色列围绕这两个议题以及美方所提“20点计划”中其他要点的分歧,都可能破坏停火。有关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治理模式、国际“维稳部队”构成以及建立巴勒斯坦国等关键问题仍有待解决,可能阻碍美方实现结束加沙战事的计划。(高冰冰)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