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在中国的网购经验转化为创业动力——泰国青年女企业家闯荡电商界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泰国青年女企业家沃拉潘将在中国留学期间的网购经验转化为创业动力,创立KUMA品牌并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纸品和宠物用品。她强调女性创业者的优势,并推动企业内性别平等,同时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挑战。

Tags

泰国女企业家

  新华社曼谷10月10日电 题:把在中国的网购经验转化为创业动力——泰国青年女企业家闯荡电商界

  新华社记者夏康静 常天童

  十年前,在中国留学的沃拉潘·甲宗威拉攀初次接触到飞速发展的电商购物平台。从下单到收货,整个流程快速、高效,良好的体验让她逐渐萌生回国开创电商事业的想法。

  “正是在中国学习生活期间积累的购物经验,促成了我今天的创业成果。”沃拉潘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在东南亚购物平台“虾皮购物网站”上销售产品,就是借鉴了她在中国网购的经验。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距泰国首都曼谷市中心约40公里的巴吞他尼府,来到了由沃拉潘创办的企业仓储工厂。只见仓储区整齐堆放着一箱箱货品,一名女管理员正熟练地操控叉车搬运货物,沃拉潘微笑着向记者走来。

  沃拉潘一身深色套装,身形纤瘦。她用流利中文,自信而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2016年创业之初,泰国电商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那时,淘宝、京东等平台已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泰国消费者大多依赖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购物,缺乏第三方保障。

  “在中国的网购经历让我意识到,电商平台不仅是卖东西的地方,还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品牌。我想,我或许可以在泰国创立自己的品牌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她说。

  如今,沃拉潘是泰国KUMA品牌的执行总经理,这家由她和丈夫一起创办的企业主营纸品、宠物用品等,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创业初期,她曾多次到浙江考察纸品加工厂,最终选择与杭州一家造纸企业合作。

  “女性创业者并不需要特殊待遇,只需要男女平等。”沃拉潘说,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她深知从零起步的艰辛。

  她告诉记者,早年间泰国社会对女性创业者的信任度不高,女性往往需要花更多时间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随着越来越多女企业家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社会对女性创业者的认可不断提升。“女性心思细腻,在产品定位、品牌塑造、市场营销方面颇具优势。”

  沃拉潘发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电商、美妆、服装等领域,既推动了市场多元化,也影响了泰国年轻人的消费趋势和审美。

  联合国妇女署数据显示,泰国女性担任高管职务的比例高于亚太地区及全球平均水平。在泰国的中型企业中,女性高管比例达32%。近年来,泰国出台性别平等法并设立促进性别平等委员会,推动社会在这一领域不断进步。

  沃拉潘说,她所领导的企业内,女性员工比例逐年上升,从会计、电商运营,到仓库管理员、货车司机,多个岗位都有女性身影。员工帕塔拉说:“沃拉潘总是细心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她关注细节,也愿意尝试新想法。这里的工作氛围平等、开放。”

  在外人看来,沃拉潘事业有成。但她坦言,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也是一大挑战。“有段时间,我甚至要带着两个月大的孩子来公司。”她笑着说,“对于有家庭的女性来说,创业确实不容易。”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