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充电桩“进村”为乡村振兴添“绿”
TL;DR
江苏南通在乡村推广充电桩,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促进绿色出行和农产品流通。充电网络覆盖乡镇,提升居民便利和乡村振兴。
Tags
新华社南京10月7日电 题:江苏南通:充电桩“进村”为乡村振兴添“绿”
新华社记者柯高阳
国庆中秋假期里,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国家中心渔港迎来今秋开渔以来最繁忙的时节。渔港农产品集散中心的4台大功率快充桩前,不断有拉运海鲜的新能源小货车停靠补能。
“没想到渔港都装上了充电桩!”货车司机陈建民算了笔经济账:每天凌晨拉海鲜去城区,回来充电1小时满电,比起加油能少花100多元,“现在运海鲜更有赚头了”。
充电难是制约乡村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卡脖子”问题。《江苏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统筹考虑乡镇村实际充电需求和车辆电动化发展趋势,按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乡镇充电服务、有序布局村级充电网络,为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创造更好条件。
今年初,南通如皋市、如东县入选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全国试点后,按照“跟着产业走、贴着需求建”的模式规划新建多处智能充换电设施,着力推进城乡充电服务均等化。
“以前司机担心半路没电不敢接远途订单,现在乡下10公里之内必有充电站,跑运输更有底气了。”在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小波看来,汽车充电网络加快覆盖乡镇农村,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农产品流通的“绿色引擎”。
充电桩的加快普及,让出行便利直抵乡村末梢。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在无锡工作的王建军开着新能源车返回如皋市磨头镇新联社区的老家。几天前,他通过当地供电公司的“异地办理、到家即享”服务提前在老家装好了家用充电桩。
王建军所在的新联社区,居委会旁的闲置空地上也建起了快充站。“现在我们有2个快充桩和4个充电枪,建好之后有不少居民换上了新能源汽车,周末和节假日高峰期充电有时还要排队。”新联社区干部王丽说,随着绿牌车越来越多,社区打算再建一个快充点,让大家充电出行更方便。
充电桩“进村成网”,乡村添“绿色动能”。国网南通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通农村地区已建成充电站410座、公共充电桩2700余台,全市家用充电桩超17万个,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充电设施全覆盖。当地正规划进一步织密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