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国网络攻击的「北京时间」是什么?美国为何会盯上北京时间?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实际影响?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美国国家安全局长期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高强度网络攻击,利用手机漏洞和间谍武器窃取敏感数据,试图渗透高精度授时系统。国家安全机关已多次阻断攻击,保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北京时间”的发播运转单位,为国家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国防等行业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但是这一单位也成了美国网络攻击入侵的目标。 近期,国家安全机关公开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的重大网络攻击案。 美方实施高强度渗透攻击试图窃取数据 国家安全机关介绍,经调查美方针对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攻击活动长期蛰伏、高度隐匿,甚至动用了国家级网络间谍武器。这种刺探和入侵,从一开始就被国家安全机关察觉和掌握。 2022年起,美方首先利用境外某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控制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窃取手机内存储的敏感资料。 2023年4月,美方又多次利用窃取的登录凭证,入侵国家授时中心计算机,刺探该中心网络系统建设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 李建华:窃取了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的一些资料,同时通过远控也获取了多名工作人员合法登录的权限,渗透到我们国家授时中心的内网。第二个阶段通过了利用高强度的武器平台,组合了大量的恶意代码、间谍软件等等网络攻击武器,对于国家授时中心的专网信息系统,实施高强度的渗透和攻击,对于国家授时中心的重要信息系统的资料,包括信息和数据实施了窃取。 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方又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先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攻击,伺机进一步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共同关注]动用42款网络武器攻击“北京时间” 美国为何盯上国家授时中心?我安全机关长期跟踪 多次阻断美攻击链路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