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正式供热 数智化转型护居民温暖过冬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哈尔滨正式供热,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精准调控和快速维修,确保居民温暖过冬。智慧供热系统覆盖全链条,提升效率并注重安全环保。

Tags

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供热

  记者从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10月20日,中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正式供热。

  在哈尔滨捷能热力电站有限公司供热车间,供热机组全部启动运行,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监控和调试供热锅炉的各项数据。“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气温变化情况,逐步加大供暖力度,保证居民温暖过冬。”捷能热力电站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曹香梁说。

  开栓供热后,市民家中很快感受到温暖。“回到家里,温暖扑面而来。”家住哈尔滨市松北区的陈德俊欣喜地说。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热管理处处长邹为群介绍,今年哈尔滨创新智慧便民举措,试行安装冬季供热居民用户一键报修系统。用户家中出现供热故障时,只要触压一键报修按钮,供热单位就可收到报修信息,并会在5至10分钟内与用户取得联系,安排人员上门维修服务。用户室温不达标的,也可通过一键报修装置反映。

  供热数智化转型已深度融入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维度。记者走进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生产指挥中心,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集团所负责全部范围的供热情况。看着面前的显示器,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生产指挥中心调度长辛兆波说:“目前各热源锅炉运行正常,供热运行稳定,1951座热力站在智慧供热平台的统一调控下,正精准调节供热参数,用户室温稳定达标。”

  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生产指挥中心一景。新华社记者 朱悦 摄

  “哈投集团供热覆盖面积达1.56亿平方米,服务热用户145.71万户,是哈尔滨市供热面积最大、服务用户最多的供热企业,在指挥中心就可以调度全局。”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振兴介绍,在生产端,实现精准的热负荷预测、智能平衡调节与科学运行调度;在服务端,实现故障提前预警、问题主动处置;在管理端,依托统一的智慧管理平台,成功打破生产、收费、服务等系统的数据孤岛……自2019年启动智慧供热试点项目,到2025年实现全面收官,哈投集团已成功构建了一套覆盖“热源—管网—用户”全链条的新型智慧供热管控体系。

  智慧供热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环保。记者在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三期主厂房看到了正在运行中的锅炉。巡检人员正在40米高的锅炉旁穿梭,检查仪表数据状态。“巡检24小时不休,四个班组倒班,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迟振兴介绍,公司的提标增效改造项目总投资7.44亿元,这几个锅炉也包括在内。项目建成后,可提高锅炉平均效率10.6%,每年可节约标煤6.45万吨,节电119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1万吨。

  “下一步,哈尔滨将开展‘冬病夏治’回头看,组织各区供热主管部门督导辖区供热企业从热源端、管网端、用户端再次开展排查整治,确保每家供热企业的燃煤储备量达到省市发改部门要求。”邹为群介绍,同时加大群众供热诉求解决力度,及时回应供热诉求,提高群众满意率。(记者朱悦、王鹤)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