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区:“社区幸福家驿站”里“育”见幸福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南昌西湖区启动'社区幸福家驿站'试点,整合多部门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提供课后活动和家庭教育服务,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幸福感。

Tags

驿站社区南昌市西湖区参与
"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昌市西湖区于今年7月启动“社区幸福家驿站”试点建设,整合14个部门力量,构建起“家庭尽责、学校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

  学无人机操作、听老兵讲红色故事、体验急救技能、诵读国学经典……在南昌市西湖区,孩子们有了建在社区里的特色“第二课堂”——“社区幸福家驿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而建,驿站如同毛细血管一般,将学校、家庭与社区紧密联结,让孩子在课后时光,也能享受到优质、温暖的家庭家教实践服务。

  “无人机能做什么?”老师提问。“航拍!”“送快递!”“救灾!”孩子们争相回答。8岁的欧阳吴迪在老师指导下小心翼翼操控着摇杆,当无人机稳稳悬停半空时,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像在指挥飞机探险!”

  这一“科技课堂”在西湖区国贸阳光“社区幸福家驿站”上演。

  “驿站不只是多了一个活动场所,更是教育理念的一场变革。”南昌市西湖区妇联主席郑鸿介绍,以往家校社育人存在“各唱各调”的困境:学校资源难以下沉、家庭参与渠道不畅、社区家庭家教专业性不足。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昌市西湖区于今年7月启动“社区幸福家驿站”试点建设,整合14个部门力量,构建起“家庭尽责、学校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在南昌市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铁路校区校长邹环看来,驿站成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探索家庭家教新路径。“以前家校沟通主要靠家长会,现在老师可以在驿站和家长喝杯茶、聊聊天,许多教育问题在宽松氛围中迎刃而解。”

  资源融通了。驿站采取“1+1+N”模式,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校资源+各类社会力量”。目前南昌市西湖区已与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市动物园等12家单位签约,组建起“五个一批”讲师团,包括省市专家、劳模、志愿者等。

  形式活起来。当地推出“洪城小当家”“家庭乐享会”“未来梦工厂”“向阳花怒放”“好家成长计”五大品牌活动,覆盖社会实践、文化传承、职业体验等多个维度。驿站活动实行“图章评价”——学生参与一次活动盖一个章,集满三个可兑换小礼物,社区还将参与情况反馈学校,作为评优参考,这极大激发了家庭参与热情。

  成效看得见。试点以来,两个驿站已开展活动26场,单场参与均超30人,累计参与超1000人次。“活动预告刚发出,名额几分钟就被抢光。”南昌市西湖区国贸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席妮笑着说,“过去求着家长来,现在家长主动来问‘下次什么时候’。”更让她高兴的是,邻里关系悄然升温。“不少双职工家长以前见面都不认识,现在通过驿站活动成了‘育儿搭子’,孩子们也结成了玩伴。”

  如今在南昌市西湖区,“社区幸福家驿站”正逐渐成为居民“推门可见、社区可感、家家参与”的温暖符号,这也是西湖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的具体写照。正如一位家长在驿站明信片上写下的感言:“这里没有围墙,却让我们找到了教育的桃花源;这里面积不大,却装得下孩子的整个童年。”

  南昌市西湖区委书记陶亿国表示,“社区幸福家驿站”不仅是活动平台,也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载体。它通过家校社协同,既解决了课后托管难、亲子互动少等现实问题,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良好家风,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幸福感。(记者 王小璐)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