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中国大市场 共创发展新机遇——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展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全球企业共享市场机遇。进博会推动创新与合作,助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Key Takeaways

  • 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合作。
  • 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创新高,吸引多国企业参展,体现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 进博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推动创新从展品到商品的快速转化。
  • 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稳定性和新机遇。
  • 进博会强化中外企业合作,助力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

Tags

博览会
共享中国大市场 共创发展新机遇——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东方风来,百川汇海。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举办。

  东方风来,百川汇海。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举办。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八年相约,进博会如同一个窗口,在这里,世界见证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大市场机遇广阔无限;在这里,商品和贸易、技术与市场,碰撞交融,汇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一个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将为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持续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开放中国 世界机遇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四叶草”焕新迎客。“CIIE”“2025”字样与数字“8”的花卉造型格外醒目。

  10月29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全勤生”欧莱雅将携旗下25个品牌参展,带来历届最强“首发”新品阵容;“头回客”秘鲁Argo品牌带来可可粉、藜麦片等“洋土特产”,并准备了AR眼镜要带领观众感受秘鲁田间地头;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齐聚进博……

  新老朋友远跨重洋、如约而至,第八届进博会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一诺千金,越办越好。

  “我宣布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习近平主席指出。

  过去七届进博会,约30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展示,与14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对接,激发市场、投资和产能;

  过去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高度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外企业,在这里沟通、了解、合作,探寻创新方向,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是历史带给世界经济的深刻启示,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专章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出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鲜明信号。

  11月4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作为全会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本届进博会将继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承载各方期待。

  “进博会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也是沉浸式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验区’。”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面对全球格局的深刻变革,本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10月29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的进博会标志。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拉紧共赢纽带,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

  2018年,来自美国的多特瑞公司抱着试水心态来到首届进博会,没想到收获了3.8亿元订单。如今,中国已成为多特瑞全球第二大市场。

  “公司目标是到2030年让中国成为第一大市场。”多特瑞中国区总裁麦欧文说,多特瑞已在上海设立其首个海外研发中心,进博会展区面积也从首届9平方米扩大至300平方米。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挪威、秘鲁等国参展企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担任本届进博会主宾国……

  背靠中国大市场,进博会越来越大的朋友圈,折射各国企业开放发展、共享机遇的共同愿望。

  共筑合作之桥,以开放合作做大市场蛋糕。

  今年,渣打继续亮相服务贸易展区。通过进博会,渣打已累计与近40家企业、机构及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围从大宗商品贸易拓展至可持续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

  畅通的贸易血脉,滋润世界经济之林;开放带来的充沛阳光,让世界经济之林繁茂成长。

  11月3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汽车馆内的未来出行展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精心打造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和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以及创新孵化专区,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全球产业生态浓缩于此,新机遇如藤蔓般交织生长。

  “在这里,我们所有服务方案的潜在客户,几乎就真实地站在眼前。”一家外资机电设备企业负责人说,进博会不仅是供需对接的桥梁,更是智慧碰撞的磁场与能力融合的沃土。

  放大溢出效应,让更多企业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我们从德国来,在上海生根发芽,与中国一路同行。”作为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赢创将加入第八届进博会新材料专区。

  赢创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说,今年赢创在中国有一系列扩大本地生产规模并加大创新投资的举措。

  “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许多搭乘进博“快车”的企业在中国市场跑出“加速度”。

  今年,鑫荣懋华中区域第二大枢纽总仓落户湖北荆州;6月,肖特集团电子封装事业部在苏州的新产线落成投产;截至今年7月31日,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81个城市共开设421家门店,2025财年新增43家……

  “八年参展,我们不是在‘重复赴约’,而是在‘共同成长’。”一位参展商道出对进博会、对中国市场的理解。

  创新中国 动力之源

  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

  第八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更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将首次参展,并带来首秀新产品。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博会上,全球创新力量与超大规模市场同频共振。

  11月4日,工作人员在第八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本届进博会将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

  持续引进新供给: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助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发展新型消费。

  有参展商表示,这里汇聚了全球目光和需求,让产品和服务跳过传统意义上拓展市场所需的漫长周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展品”到“商品”的跨越。

  10月29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现场拍摄的舞蹈表演。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创新式的“双足行走+轮式滑行”模式,支持每秒超过2米的高速移动……这款可执行包括物体操作、零件检测、现实捕捉和操作员辅助等任务的人形机器人,是海克斯康即将全球首发的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AEON。

  2019年首次参展,这家来自瑞典的企业被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开放决心打动,决定建立中国研发总部。如今,海克斯康在青岛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并在全国拥有5个生产基地。

  “以前是将国外技术带入中国市场,现在却能将企业在中国培育的技术输往全球。”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华东事业群运营总监周庆坦言,进博会上,企业能最直接地触摸全球市场脉搏,也能最快速地让世界看到中国创新的力量。

  11月4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创新科技进入中国的桥梁,更是新科技发展的“助推器”。

  在第七届进博会实现“中国首秀”的美敦力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在进博会结束后约1个月即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在2025年3月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如今这款在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制造的产品已进入日本市场,并向东南亚和欧洲等市场拓展。

  “借力进博会,我们成功实现从‘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见证创新成果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关键跨越。”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

  11月3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进博会主题装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以进博会为窗口,一个创新、开放的中国,为全球创新提供更大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我们将共享创新成果,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盛秋平说。

  中国之需 世界之盼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0月31日,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

  顺中国发展之需,应世界发展之盼。进博会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里获得机遇,走向全球市场。

  这是跨越太平洋的双向奔赴!

  10月23日,企业代表在第八届进博会首批展品进馆仪式现场举行的授旗活动中挥动旗帜。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10月15日,上海洋山深水港迎来特殊“客人”——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第八届进博会展品,从“中远鲁珀特王子港”轮顺利卸货。

  镶嵌印加文明密码的陶器、柔软如云的羊驼毛制品以及多款首次亮相的南美特产,依托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上海”海运直航航线,仅用23天即抵沪,即将在“四叶草”开启东方奇遇。

  从秘鲁阿雷基帕的小店,到进博会的展台,再到全球消费者手中,谈起进博会带来的改变,“温暖驼”联合创始人伊萨贝尔·塞阿不禁感叹:“从没想到,小小的羊驼玩具织就了我的全球梦想!”

  塞阿告诉记者,“温暖驼”展位面积已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的9平方米拓展至54平方米,并在上海、厦门等地开设6家门店。源自进博会的“温暖驼”订单不仅助力秘鲁200多个家庭脱贫,还倒逼一场“品质革命”,让羊驼玩偶制作对标世界标准。

  过去与未来在这里交汇——

  走进中国馆,CR450动车组模型、月球科研站沙盘和嫦娥五号月壤样本、6G应用场景裸眼3D展示、脑机接口平台等“十四五”科技成果引人驻足;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开放措施,集中呈现中国大市场为全球提供的大机遇。

  11月1日,市民在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的“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挑选商品。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十五五”中国发展趋势备受关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文表示,未来几年中国所做的选择将塑造未来数十年的全球产业发展路径、投资流向与创新网络。

  本届进博会上,共有来自1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支持非洲建交国用足用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许多参展企业表示,中国的开放面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着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预计超过15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

  11月4日,媒体记者在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媒体工作间录制出镜视频。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一个开放发展的超大规模市场,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世界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支撑。

  施耐德电气全新升级的空气断路器将在本届进博会上首展首秀,并在其上海康桥工厂正式下线,更快更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施耐德电气见证了中国市场从“引进来”迈向“优起来”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雄厚的产业基础、多元的应用场景、丰富的创新资源已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全球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我们将持续强化在华投入,促进‘中国智慧’与‘世界资源’深度融合,不仅‘在中国为中国’,更要实现‘在中国惠世界’。”

  文字记者:王永前、安蓓、谢希瑶、周蕊

  视频记者:房宽、狄春、孙青、陈杰、丁汀、张梦洁、李海伟、岑志连

  统筹:郁琼源、贾真、郭昱、侯帮兴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