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韧性和实力充满信心”——访贺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弗兰克·施蒂茨
TL;DR
贺利氏集团CEO施蒂茨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实力充满信心,强调公司在华50多年发展受益于创新和本地化战略。他看好中国市场的活力,计划在AI、新材料等领域深化合作。
Tags
新华社济南11月4日电 题:“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韧性和实力充满信心”——访贺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弗兰克·施蒂茨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吴琼、张武岳
德国贺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弗兰克·施蒂茨近日在山东招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贺利氏受益于过去50多年在中国的发展,并且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韧性和实力充满信心。”
这是施蒂茨今年5月履新后的首次中国行,除了参加集团旗下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华成立30周年庆典,还见证了招远创新中心的落成。

德国贺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弗兰克·施蒂茨在山东招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张武岳 摄
贺利氏招远公司由贺利氏集团、山东鲁鑫贵金属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是中国黄金科技应用领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如今,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公司在国内键合金丝市场中稳居领先地位,已成为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从1995年的一家金丝厂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何在?施蒂茨直言,合资各方自起步阶段就秉持着长远愿景,贺利氏与中国客户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创新。
“我们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不仅意味着在本地生产,更致力于构建包括创新和销售在内的完整价值链,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施蒂茨说,贺利氏已在中国拥有多家创新中心,此次又在招远新设创新中心正是为了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期待以技术新突破推动产业新跃升。
作为一家拥有360多年历史的德国企业,贺利氏在华业务从1974年在香港设立的一家公司起步,如今足迹扩展到中国12个城市,拥有20家公司和近3000名员工,在多个行业开展广泛的业务布局。
多次到访中国的施蒂茨,亲身感受了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之一,其创新能力植根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施蒂茨认为,中国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新产品上,也贯穿于工艺流程、设备升级与数字化应用等多个层面,而中国倡导的新发展理念,正推动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
对贺利氏而言,中国早已成为其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施蒂茨说,坚定投资的承诺源于富有活力的大市场,贺利氏所聚焦的半导体与贵金属材料等领域,在中国市场规模巨大。
施蒂茨表示,中国持续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部署,与企业自身战略高度契合。“面向未来,贺利氏将积极把握人工智能、新材料、氢能等领域的发展新机遇,与中国市场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