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像攀登,需要不懈努力”——“斜杠”女青年把在中国所学带回纳米比亚
TL;DR
纳米比亚女青年史瓦家在中国留学12年,学习城市规划并受启发创业。她回国后创办培训学院,推广个人发展和国际视野,并计划帮助非洲年轻女性。她强调创业如攀登,需不懈努力和勇气。
Tags
新华社温得和克10月10日电 题:“创业像攀登,需要不懈努力”——“斜杠”女青年把在中国所学带回纳米比亚
新华社记者林晶
个人成长教练/中文老师/作家/城市规划设计师……32岁的纳米比亚女青年罗萨莉娅·希韦瓦(中文名史瓦家)有一身闯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是什么让史瓦家深信女性的个人发展充满各种可能,而不被某个职业名称所定义?这得从她在中国的学习经历说起。
史瓦家19岁赴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深造。毕业后,史瓦家回到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创办了一家提供个人成长相关培训服务的学院。
9月24日,纳米比亚女青年史瓦家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林晶 摄
史瓦家告诉新华社记者,从最初的预科学习中文日常用语,到最后用中文完成大学城市规划学业,“在中国12年的求学之旅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
因为专业关系,史瓦家走访过中国的大城小镇。她感受到,在中国,“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规划与传承”。她目前正在申请纳米比亚大学一个城市规划项目,希望用从中国学习到的发展理念造福家乡。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智慧,特别是在城乡土地空间组织和工程规划方面,这些学术和实践经验对我的启发很大。”史瓦家说。
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不仅让史瓦家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也让她从中国同学以及其他国际学生那里得到激励。“中国年轻一代运用数字社交媒体创业,为我创业提供了灵感与启发。”她说。
8月29日,史瓦家(右)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为自己的第一本书举办读者见面签售会。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回到纳米比亚,史瓦家的一大业余爱好是在社交媒体上介绍家乡尚未被挖掘的旅游资源,有时候还用上中文,为她吸引积攒了一批忠实“粉丝”。她还在中国同学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一个黑人女孩的希望之旅》。
“在中国,我接触到许多在商业、学术等领域取得成就的女性……她们让我相信,非洲女性同样可以带着知识回到祖国,为社区作出贡献,甚至在全球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价值。”她说。
史瓦家创立的“全球思维培训学院”正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学院开设了实用演讲表达技巧课程,注重培养学员的国际视野和领导能力。该学院还计划推出专门面向非洲年轻女性的项目,帮助她们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9月24日,纳米比亚女青年史瓦家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林晶 摄
回顾自身成长,史瓦家认为非中教育合作为非洲年轻一代带来机遇。“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才培养,从经贸往来到文化交流,非中合作领域持续拓展。我们年轻一代既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史瓦家说,人们总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是在称赞长城的雄伟和好汉的坚持不懈,也可以被视为对创新、创业道路的执着追求。
“我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不论男女,创业像攀登,需要不懈努力。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以及不断向前的决心。”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