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电费缴纳数据成了贷款授信依据
TL;DR
武威源硕节水公司凭借电费缴纳数据获得农行20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生产。农行创新'电费e贷'产品,以电费数据作为授信依据,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Tags
去年缴纳电费116万元,今年靠电费缴纳数据贷了200万元。
这是武威源硕节水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雷的亲身经历。谈起这笔贷款,他至今都还感叹着“没想到,电费缴纳数据竟然能贷款”。
武威源硕节水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处理物料。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武威源硕节水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主要从事滴灌带等节水农用设施生产。今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武威凉州支行在走访该企业时发现,该企业今年订单多,张春雷计划扩充生产线,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都需大量资金,信贷需求强烈。
企业成立时间不长,缺乏抵押资产,遭遇融资难题,张春雷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然而,农行武威凉州支行充分调研后,为其提供了“电费e贷”融资方案,以企业电费缴纳数据作为重要授信依据。
仅仅1个多月,张春雷就成功获得200万元贷款,他立即就增设了新的生产线,“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为什么电费缴纳数据能作为授信依据,风险该如何防范?
带着疑问,记者跟随中国农业银行武威凉州支行行长勾文静和张春雷的脚步走进了这家企业生产车间。
工作人员站在操作台旁,查看设备运行状况。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眼下正值生产高峰期,篮球场大小的厂房内,5条生产线齐头并进,机器轰鸣声中,滴灌带在传送带上高速移动。一旁的工作人员则站在操作台旁,查看着设备运行状况。勾文静告诉记者,该企业是典型的生产加工企业,耗电量与实际产量挂钩,能反映真实生产情况。
同时,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滴灌管带等节水设施供不应求,而武威市及周边地区过去多是小作坊式的企业生产滴灌带,每年4月需求旺季时,只要有货就能卖出去,很多农户提前支付50%的资金预定。
张春雷告诉记者,该企业采用的是贴片式滴灌带生产线,生产效率高,是传统滴灌带生产机器的5至6倍,而且生产出来的贴片式滴灌带出水均匀、不易堵塞,节水、节肥且造价更低,真正帮农民实现降本增效,产品广受欢迎。目前该企业产品不仅覆盖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等地,还销往周边的兰州新区、白银市景泰县,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将近1500万元。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贴片式滴灌带。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在勾文静看来,生产、销售有保障,资金用途有方向,信贷有需求,能满足这些条件就能有效防范风险。
“电费e贷”是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创新开发的产品。甘肃近年来大力招商引资,生产加工企业倍增,信贷需求旺盛。勾文静说,正是立足于甘肃实际,农行甘肃省分行开发了这款纯信用贷款产品。据了解,该产品不仅上线了国家信易贷平台,还入选了2024年建设金融强国创新实践案例库。
“关键还是要敢于创新。”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丽莉说,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导致有发展前景、信贷需求的农企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期限难以精准匹配,农行甘肃省分行将用电数据纳入企业准入条件和授信测算依据,不仅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记者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