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丨北马线路新升级 还有一份备战“锦囊”请收好!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北京马拉松将于11月2日举行,赛道升级新增国家速滑馆等奥运地标,并优化补给和医疗。赛前建议科学饮食、合理训练和充分热身,以提升参赛体验。

Tags

马拉松

秋高气爽

北京马拉松将于

11月2日7时30分鸣枪起跑

这项被跑友誉为“国马”的路跑赛事

从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出发

终点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

今年赛事最大的亮点之一

当属赛道线路的升级

如何让参赛选手

在42.195公里的路线中

更好地感受“双奥之城”魅力

自然少不了具有吸引力的地标

从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

到承载着奥运记忆的奥林匹克公园

北马的线路设计独具匠心

今年北马在延续经典线路的基础上

增设途经国家速滑馆的内部道路

这座曾见证1项世界纪录

10项奥运纪录诞生的北京冬奥会场馆

无疑是展现冬奥魅力的重要地标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

“冰丝带”不断丰富业态

承办多场国内外高水平赛事

以及演出和发布活动

如今“冰丝带”被纳入北马线路

将再次为冬奥遗产利用增色

奥林东路路段

也是北马“新地图”

参赛选手能够欣赏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外围景观

作为深受跑友喜爱的

跑步健身目的地

奥森公园

也是北京路跑文化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

北马注册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今年北马将参赛规模增加至3.2万人

让更多跑步爱好者

有机会站上北马赛道

进一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和参赛需求

北马以选手为核心的办赛理念

体现在赛事筹办的方方面面

在线路设置上

组委会延长了北四环辅路赛道

取消原线路18至24公里

海淀南路、知春路狭窄路段

并将后半程折返点

由3个减为1个

助力提升参赛选手的奔跑流畅度

北马赛道沿途共设置

8个综合补给站

7个饮水站和7个能量补给站

赛后拉伸区面积扩大至900平方米

冰块、冰池等恢复物资同步增配

助力选手高效恢复

志愿者人数达6870名

赛事增设多语言服务岗

文明引导员志愿者

首次发布北马专属志愿者徽章

增强志愿者荣誉感和服务凝聚力

医疗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

赛事配置医疗观察员、AED救援人员、医师跑者

等医疗保障服务人员

并在终点新增200平方米医疗服务中心

入秋以来

北京天气渐凉

参赛选手为了高效备战和安全完赛

也需要调整好身体状态

北京医师跑团副团长张鹏

在赛前为跑友们给出如下“锦囊”

 

科学饮食:为身体加满优质“燃油”

赛前一周跑者应注重饮食调整

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合理补充

采用“糖原负荷法”

增加米饭、面食摄入

保证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避免油腻与陌生食物

减轻肠胃负担

赛前早餐提前两到三小时完成

以易消化碳水为主

 

合理训练:从积累到调整

赛前的备战训练需减量

减少距离与强度

转向低强度有氧跑

配合充分拉伸

让肌肉得到修复

目标是恢复与激活

需要注意的是

赛前的休息比训练更重要

要确保带着新鲜感去参赛

而非带着疲劳起步

 

周全备战:细节决定体验

赛前热身至关重要

目标是激活身体

而非消耗体力

鸣枪前适当进行动态热身

如慢跑高抬腿、动态拉伸肌群

避免静态拉伸

以防降低爆发力

热身至微微出汗

这可以唤醒肌肉与心肺

起跑前跑友应保持活动

维持身体预热

力争以最佳状态

享受在北马赛场上的

每一个精彩瞬间

记者:李春宇、韦骅

图片:鞠焕宗、张晨霖、陈钟昊、白雪飞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