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干饭”“按时喝水”“劳逸结合”——小鼠上太空科普微镜头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中国空间站内4只小鼠在太空生活正常,通过优化饮食、定时饮水和规律作息,科研人员利用AI系统实时监测其状态,为太空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
Tags
航天
新华社酒泉11月4日电 题:“埋头干饭”“按时喝水”“劳逸结合”——小鼠上太空科普微镜头
新华社记者
11月4日,中国空间站内的4只小鼠迎来了“太空生活”第4天。在航天员精心照料下,4只小鼠状态正常。
微镜头一:“埋头干饭”
记者从空间站下行的视频中看到,鼠粮整齐排布在实验单元一侧。啃食鼠粮时,小鼠脑袋会快速摇动。偶尔有一块没被咬住的鼠粮漂浮到空中,小鼠立刻抬头吞食,“口”到擒来。
小鼠“上太空”前,科研人员对鼠粮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减轻了它的气味,让小鼠在密闭的实验单元中生活得更为舒适;其次将鼠粮做成条柱状并适当增加硬度,小鼠啃食时不易产生食物残渣,有效减少浪费的同时,方便小鼠磨牙。
微镜头二:“按时喝水”
每个实验单元的角落里都放有饮水装置。与“干饭”时的“大快朵颐”相比,小鼠在喝水时显得“温文尔雅”,它们轻轻舔舐饮水口,水滴就会被挤压出来。
在轨饲养小鼠期间,航天员需要给实验装置补水。按照计划,4只小鼠“搭乘”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前,还将有一次补水。
微镜头三:“劳逸结合”
4只小鼠摇头晃尾地爬上爬下,不时用前爪“搓洗”头部、面部。需要休息时,它们或就地入眠,或钻进躲避窝内。
实验装置内部设有照明灯光,北京时间早7点时开灯,晚7点关灯,每12小时循环一次,跟地面饲养小鼠的节律保持同步。小鼠在轨生活的画面会通过视频采集系统下行到地面,科研人员再将画面导入自研的人工智能评价体系,24小时监测小鼠状态。
作者:李国利、郭明芝、王春涛、刘艺、黄一宸、张斌、高民辉、杨吉、林梓浩、岳梦迪
鸣谢: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