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茶香马尼拉:“cha”的千年回响
TL;DR
中国茶文化在菲律宾马尼拉通过茶艺展示和文物展览展现千年传承。菲律宾语中'茶'发音'cha'源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中菲文化交流。现代茶饮店延续这一茶缘,体现友谊醇厚。
Tags
从博物馆中静静陈列的古茶具,到典籍中记载的万里茶路,再到今天一杯香飘海外的中国茶——这杯“cha”,历经千帆,仍在异国他乡温热心头。
新华社马尼拉10月11日电 记者手记|茶香马尼拉:“cha”的千年回响
新华社记者张怡晟
10日下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主办的以“茶和天下”为主题的文化雅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
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和淡雅的茶香,来自福建漳州的茶艺师身着汉服,展示精湛的茶艺。当地友人围坐在茶桌旁,细细品味着杯中的茶汤,在氤氲的茶香中,共同感受着中国茶文化的温润与雅致。
坐在记者身旁的菲律宾朋友用他加禄语赞叹手中茶汤,汉语“茶”在他加禄语中,正读作“cha”。
这声“cha”,如同穿越千年的回音,在耳边轻响,也悄然打开了记者的记忆之门。两年多来,记者在菲律宾多家博物馆中探访,从唐代长沙窑的茶碗,到宋代建州窑的茶盏,再到明清景德镇窑的茶壶茶杯……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与这声“cha”,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语言与文物的历史脉络。
为何菲律宾语中“茶”的发音,与汉语如此相近?这声“cha”正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活态印记。
据《宋史》记载,公元982年,摩逸国(今菲律宾吕宋岛与民都洛岛一带)的商船“载宝货至广州海岸”。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记载,当地男子常乘船前往泉州。及至明代,马尼拉更成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重要中转港。中国的丝绸、茶叶与陶瓷等货物自福建、广东等地运抵此地,再横渡太平洋,远销美洲。正是这千年往复的舟船,将“cha”的读音,深深融入了当地语言的肌理。
思绪回荡之际,现场响起了歌曲《但愿人长久》的旋律。今天的活动,不仅是对历史上中菲文化交流的致敬与回响,更是对这段友好交流不断延续的有力见证,祝福着两国人民的友谊如这茶汤般醇厚。
回住所路上,街角一家新开的中式茶饮店招牌映入眼帘,熟悉的汉字在异国灯火下显得格外亲切。一杯现代茶饮,成了这段跨越千年的茶缘在当下生活中的又一次回响。
从博物馆中静静陈列的古茶具,到典籍中记载的万里茶路,再到今天一杯香飘海外的中国茶——这杯“cha”,历经千帆,仍在异国他乡温热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