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草原骆驼生“金”
TL;DR
苏尼特草原通过发展骆驼产业,带动牧民收入大幅增长。驼奶加工和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多元化,计划到2026年形成全产业链。
Tags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1日电 题:苏尼特草原骆驼生“金”
新华社记者贺书琛
“十一”假期已过,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游客不减。清晨薄雾未尽,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赛音锡力嘎查的“戈壁艾力”旅游民宿已是一派忙碌。经营民宿的牧民乌仁高娃将现挤的温热驼奶盛给游客,碗里泛着醇厚的乳白,奶香直逼味蕾。
过去,苏尼特草原上羊群如珍珠遍洒,却鲜见骆驼身影。近年来,苏尼特右旗大力发展骆驼产业,引进扶持驼乳制品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完善苏尼特双峰驼三级扩繁体系建设。2020年以来,全旗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发展骆驼产业。
“骆驼对草原生态影响较小,依托驼奶产业,牧民的收入翻倍提升。”苏尼特右旗旗委副书记杨占青表示,截至目前,全旗骆驼存栏1.09万峰,拥有3家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5处骆驼养殖繁育基地。2024年全旗驼奶产值达81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超8万元以上。
乌仁高娃看准驼奶康养游的商机,2023年在家门口办起民宿和家庭牧场,推出骆驼养殖参观、饮用新鲜驼奶等项目。“自打民宿开起来,收入不停增长!”乌仁高娃笑着说,如今她还联动周边包括脱贫户在内的6户牧民一起发展旅游,不仅线下经营住宿、餐饮,还线上售卖奶制品等,仅旅游项目就带动户均增收达3万元。
初秋,乌日根塔拉镇巴彦楚鲁嘎查的孟克吉雅和合作社成员一起调试新引进的驼奶检测设备,为即将上市的新款驼奶豆腐做准备。看着洁白驼奶顺着管道匀速流入储奶罐,孟克吉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峰骆驼日均产约6斤奶,除去饲草料成本,每天单驼纯利润约40元。”
孟克吉雅指着合作社正在挤奶的100峰骆驼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合作社不仅提升养殖规模,与两家驼奶加工企业签订直供协议,还建成了标准化棚圈、储草棚,配备了全自动化挤奶设备和饲草料全混日粮生产线。“以前3个人挤20峰骆驼的驼奶要1小时,现在1个人20分钟就能完成,驼奶品质还更有保障。”孟克吉雅说,如今合作社建成奶食作坊,将新鲜驼奶制成易拉罐装奶、驼奶皮,产品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6个月,附加值提升约20%。
“如今发展骆驼产业户均收益是过去的十倍。”巴彦楚鲁嘎查党支部书记敖日格勒说,孟克吉雅的合作社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创收38万元,还带动5户脱贫户就业。
杨占青介绍,计划到2026年底,苏尼特右旗骆驼存栏量达到1.8万峰,其中产奶母驼达到4800峰,驼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亿多元,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