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管家”为百姓一齐管家,“管”出大都市乡村新图景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上海棋杆村推出'棋管家'物业服务品牌,解决民生难题和治理问题,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新图景。

Tags

乡风文明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 题:“棋管家”为百姓一齐管家,“管”出大都市乡村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唐斯琦、杨有宗

  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棋杆村,大家最近有了句新的口头禅:“有事情,找‘棋管家’。”

  前阵子,村民老张家水费突然涨了几十倍。儿子在外地,家里又没人懂,老张试着打给“棋管家”求助。

  没多久,维修小组就上门排查,发现是水表漏水,不仅当场修好设备,还联系村委会帮老人向水务部门沟通,减免一部分水费。

  “小事有人帮,大事有人管,有了‘棋管家’,心里踏实多了。”老张说。

  棋杆村北临迪士尼度假区、西南方向是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是典型的超大城市近郊村。人口多、规模大、密度高、流动强,有发展活力,也面临治理难题。

  “我们想让村民们都参与到治理中来。”谈起创立“棋管家”的初衷,棋杆村党总支书记张军说。

  于是,棋杆村推出“棋管家”物业服务品牌,吸纳党员、村民骨干等力量,解决民生难题、管理文化空间,逐步破解过去村域广、人群杂、治理效率低等问题,为超大城市乡村治理探索出新路径。

  棋杆村的“棋管家”物业应急维修管理服务站。新华社记者 唐斯琦 摄

  多年从事水电维修的村民张一青,是“棋管家”物业管理办公室副组长,也是村里最忙碌的身影之一。

  “我做这些活几十年了,哪家房子老、哪条线容易坏,我心里都清楚。”张一青说,有时候还没等村民报修,听到哪家老人提一句“灯又闪了”,第二天他就上门维修。

  村务栏上贴着维修价目表,宣传单也发到了每家每户:换灯泡15元、修水管25元……8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免费维修。

  在“棋管家”的推动下,村里不少老问题也迎刃而解。

  过去,村内停车难、停车乱,外来车辆经常随意停放。如今村里建起了智慧停车系统,出入口装上道闸和监控探头,车位规划科学有序。

  “现在村里停车跟小区一样方便!”通过“互联网+安防”系统,突发情况可预警、可追溯,有效降低了治安事件发生率。

  棋杆村顾氏老宅的茶馆。新华社记者 唐斯琦 摄

  棋杆村的治理不仅“管”出了秩序,也“管”出了文化。村口的顾氏老宅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上海现存较完整的清代“绞圈房”之一。经集体讨论完成修缮后,这里成了新的文化地标。

  2024年,顾氏老宅成为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传承红色基因联络点,这里定期举办红色画展和党史故事讲堂。

  顾氏后人顾心瑶还在老宅里开起了茶馆,游客可以一边品茶,一边看展览。茶香、木香交织,老宅成了网红打卡地。

  棋杆村内“葡萄架下微家”在进行民乐演出。(受访者供图)

  棋杆村妇女组长杜建英把活动搬到老宅旁的葡萄棚下,成立“葡萄架下微家”,大家在藤架下学家风故事、唱法治“三句半”:“村规民约墙上挂、依法办事人人夸、小事不出村民组,和谐!”几句顺口溜,引来阵阵笑声,法治宣传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入了人心。

  如今,“棋管家”的治理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图景,让村民在“小确幸”中收获“大文明”。“当每个人走好自己那一步,村子自然就成了最美的‘棋盘’。”张军说。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