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西藏培育“高原定制款”油菜品种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镇团队与西藏合作,成功培育出高原定制油菜品种,春播品种亩产超300公斤,冬播品种可覆盖土地防治风蚀,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Tags
西北西藏油菜
记者10月11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教授黄镇团队历时多年,成功选育的油菜品种在西藏拉萨试种取得重大突破:今年9月田间测产显示,“西油11”等8个品种亩产均超300公斤,显著高于当地品种。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但春播油菜常遭遇“卡脖子旱”,生长初期月降水量不足30毫米,严重影响出苗;而冬季土地闲置长达6个多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温光资源,还加剧了土壤风蚀和扬尘。
自2020年起,黄镇团队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展开深度合作,每年在拉萨开展春播、冬播试验各30余个杂交组合,对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筛选。经过试验与改良,团队终于育成了一批“高原定制款”油菜品种:春播品种“西油11”在2024年8月的测产中平均亩产达285.1公斤,较当地主栽品种“青杂7号”增产6.2%。而冬播品种如“陕油109”“陕油1513”“西油8号”“西农油519”等则能在冬季覆盖土地,既能作为牛羊饲料,又能有效防治土壤风蚀,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025年,团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在拉萨建立了3个油菜试验示范点,300余份种质资源、30个新品种(组合)在这里集中亮相。据西藏农牧科学院教师李施蒙介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逆、适应性强的突出优点,将会在西藏多个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示范推广。(姚友明、杨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