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品读中国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期间,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设立'我在塞尔维亚阅读中国'图书专区,展示百余种塞语涉华书籍。塞尔维亚读者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双方出版合作深化,促进中塞文化交流。

Tags

中国塞尔维亚书展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1月4日电 通讯|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品读中国

  新华社记者张璇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已进入深秋,落叶铺地,阳光散射于萨瓦河泛起金波……在刚刚闭幕的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期间,中小学生、青年人、牵着孩童的年轻夫妻、老年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贝尔格莱德会展中心,共赴一场一年一届的国际阅读盛会。

  10月26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人们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上参观“我在塞尔维亚阅读中国”图书专区。新华社发(王韡摄)

  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创办于1956年,至今已举办68届。今年书展于10月25日至11月2日举行,吸引了百余国际参展商,展示多种语言出版的著作、图册、小说、漫画和教辅材料等。

  书展期间,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和契戈亚出版社共同设立“我在塞尔维亚阅读中国”图书专区,展出自4月以来向中塞读者征集的百余种塞语涉华书籍。使馆介绍说,这是近年来塞语涉华出版物的首次集中亮相。

  在活动现场,记者遇到了塞尔维亚读者德扬·斯坦科维奇和他10岁的儿子伊利亚。伊利亚在当地书店的儿童读物中发现了塞语版中国小说《草房子》。“这本书很长,我花了不少时间阅读。”伊利亚说,书中描写的中国乡村孩子的日常生活令他觉得非常有趣。

  契戈亚出版社执行董事内娃·萨拉维亚说:“塞尔维亚与中国在出版领域的合作已持续数十年,成为两国之间重要的文化桥梁。在过去四五十年间,双方在文学、文化、历史与哲学等领域共出版了200多种书籍。”

  塞信息技术公司出版部门编辑斯拉沃柳布·卡查雷维奇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展出了与中国合作出版的书籍。“随着中塞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增长,以及塞公众对中国兴趣的提升,现在正是建立两国图书和杂志交流合作机制的好时机。”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在书展期间表示,他期待未来能在塞尔维亚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优秀作品。“希望与塞同行在版权贸易、合作出版、数字发行、文化交流等领域,探索更多深入的合作。”

  语言文化学校“中国一角”校长王冠雄在塞深耕中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已12年。她发现,塞尔维亚人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10月26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小朋友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的“我在塞尔维亚阅读中国”图书专区体验中国文化。新华社发(王韡摄)

  “有的读者喜欢中医,有的读者对古代政治与兵法感兴趣,比如《孙子兵法》,还有很多人喜欢老子、孔子的哲学思想。这些作品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大多已有塞语或英文译本。”

  萨拉维亚说:“中国五千多年的连续文明发展、其深厚的思想传统与神秘的文化气质,都令塞尔维亚读者深深着迷,因为它与西方文化范式迥然不同。”她十分认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的观点,即中国文明对西方世界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值得理解的”,应促进“文化的相遇”,即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

  “如今,我们正亲眼见证这种‘文化对话’的具体实现:塞尔维亚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发活跃、深入。”萨拉维亚说。

  斯坦科维奇说,他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很好奇,“城市看起来令人惊叹,到处是电动汽车、高科技产品、机器人……”。他期待能在塞语出版物中读到更多中国的最新面貌。

  10月26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人们在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上参观。新华社发(王韡摄)

Visit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