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更加畅通的制度保障——“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倡议深入推进

AI Summary1 min read

TL;DR

“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倡议自2019年发起,六年来推动会计体系互联互通,促进国际经贸往来。通过论坛、培训和成员扩展,加强了能力建设和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Tags

会计

  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保障。

  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满六年。六年多来,中国财政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相向而行,推动倡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各异,使用多种语言以及十多种会计准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体系的互联互通,对于区域内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有着重要作用。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中国财政部倡议并会同老挝财政部、蒙古注册会计师协会等9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同发起并对外发布了倡议,在高峰论坛框架下建立了多边合作平台,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根据倡议,中国财政部于2019年11月在厦门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至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并发布六份联合公报。六年多来,各成员借助论坛这一平台,务实探讨会计与可持续热点问题,持续加强各方能力提升。

  ——巩固机制,画好互利互惠“同心圆”。

  2019年11月,各成员在首届论坛上经讨论形成了《关于深化“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机制建设的安排》,确立以“技术信息交流、政策宣传、能力建设、合作研究”为目标,以论坛为平台,共同推进会计准则合作。

  六年多来,各成员依托论坛,在会计与可持续领域加强技术研讨、信息交流、经验分享,推动会计与可持续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建设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与可持续准则贡献力量。

  ——研修培训,打造能力建设“软实力”。

  六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与可持续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着力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自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举办了近百期培训和研讨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

  ——发展队伍,扩大互联互通“朋友圈”。

  六年多来,倡议成员数量翻倍,由最初的10个增加至21个,观察员从最初的0个增加至8个,区域范围由最初的高度集中于亚洲、零星分布于欧洲和大洋洲,拓展至遍及五大洲,互联互通的网络正在不断延伸。

  就在下周,第七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将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将是成立以来参会国家和地区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参会国家和地区将近30个,中外方参会人数将达130余人。

  专家表示,更加紧密的会计领域合作,更加联通的会计准则,将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助力。(记者申铖、桑彤)

Visit Website